完整社区,就是从幼儿园、社区医院、老年服务站到菜店、食堂、理发店等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齐备完整的社区。
去年以来,湖北省利川市以推进恩施州“百佳小区”创建为契机,开展都亭街道龙船调社区和东城街道下坝社区完整试点,通过补短板、增服务、强机制,通过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精神文化生活圈、共治共享服务圈,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不断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努力营造家门口生活幸福圈。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补齐短板 全龄友好
步行几分钟送完孙子上学,到风雨桥步行道溜达一圈,在小区楼下超市买个菜……这是龙船调社区御景一号小区居民陆显平每天的固定打开方式,“现在真的很方便!不出小区就可以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老年人与儿童是社区重要的服务对象。为提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水平,两个社区聚焦“黄发垂髫”急难愁盼问题,打造邻里中心、幸福邻里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增服务阵地1000余平方米,链接专业社工组织进行运营管理,补齐养老托育、休闲娱乐、议事协商、便民服务等设施,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适老宜幼,全龄友好。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利川市聚焦完整社区建设短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连片式推进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聚焦民生问题短板,配套建设公立幼儿园4所、新建(改扩建)小学9所,增加学位6590个;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改善2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3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服务设施设备;利用闲置国有资产,改造升级5个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打造精神文化生活圈
完善阵地 丰富活动
“社区经常组织活动,跳舞、手工编织、包粽子……我们一样都没落下,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下坝社区70多岁的居民曾树莲连连点赞。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利川市利用小区内物业用房、社区用房、架空层,综合打造邻里中心、邻里文化活动中心、幸福邻里食堂等,补齐养老托育、休闲娱乐、议事协商等设施,打通小区服务“最后一百米”。
围绕“邻里一家亲”系列主题,开展家庭才艺比拼、邻里文艺展演、邻里厨艺比拼等活动45场次;组织开展“好邻居”“最美家庭”等评选,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小区物业、志愿服务组织作用,链接社会资源,开展“义诊义剪”“非遗传承”“爱心帮扶”等系列活动,吸引社会力量出劳出力、捐款捐物,引导小区居民互帮互助,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除了常住居民,每年夏季,龙船调社区会迎来近200户避暑“候鸟”游客。虽是短住,社区服务丝毫不打折扣,每年都会为其量身定制各类文化活动,小到“小候鸟邂逅土家娃”等文化沙龙,大到“候鸟文化艺术节”,让“候鸟”们真正融入第二家园。
打造共治共享服务圈
凝聚合力 共同治理
夜幕降临,下坝社区“邻里中心”逐渐热闹起来,一月一期的“邻里夜话”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小区治理。
二组居民反映社区要道破败、拥堵的问题,社区组织小区居民、党员、房地产开发商共谋共建,合力硬化;福海湾小区业主提出棉被无处晾晒问题,社区迅速与物业协调增添晾晒架……一个个居民的忧心事、烦心事在共商共建中各个击破。
聚焦解决小区内部居民需求,利川市打造“邻里夜话”共谋平台,通过定主题、现场议、分级办、事后评全链条闭环管理,实现听民声、解民忧。“邻里夜话”开展以来,共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719条,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各类民生难事130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余起。
为进一步凝聚社区共建共治合力,利川还将党组织与物业、业主委员会深度融合,成立邻里理事会,凝聚辖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坚持党建带群建,牵手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建立“青年之家”“零工驿站”“骑手之家”等阵地。成立小区工会小组,累计为1.1万名居民提供职工维权、困难会员救助帮扶、春夏秋冬“四送”等服务,推动服务力量和平台下沉到社区,切实把工会桥梁纽带、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转化为推动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本报通讯员 赵华林 范颖 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