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新机制激励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辛鸣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08:09
来源:光明日报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广大干部的担当与作为首先来自思想上的觉悟,对信仰的坚守、对事业的忠诚、对宗旨的践履让广大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科学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机制保障对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义同样重大。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旨在通过思想引领与制度激励双管齐下,为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营造良好氛围、消除后顾之忧。

营造良好氛围是制度设计的入手处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如果身为干部而不干事,不干正事,这干部不要也罢。中国古人也说,如果为官不干事,“不如在公堂摆上一只木偶,连清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古今一理,今益为然。今日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无论是决胜全面小康还是实现全面现代化,无论是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历史跨越还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都需要也要求中国社会的领导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实践表明,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有良好氛围。如果不能形成明确导向,如果不能让担当者受尊重,让作为者有地位,党员干部的一腔热血、满怀豪情也不可能持续持久;如果不能让懈怠者受惩戒,让无为者被淘汰,敢担当能作为的“良币”就会被偷懒耍滑的“劣币”驱逐排斥。《意见》旗帜鲜明倡导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风尚,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正是要向广大干部传递极为明确而又清晰的信号,这就是党员干部一定要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的组织选拔任用干部就要选拔那些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消除后顾之忧是容错纠错机制的着力处

干部勇担当难免会触犯一些利益关系而遭受非议,干部勤作为更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直面矛盾自然一团和气,不苦干实干也不会让人挑刺,但这是“老好人”,用中国古语讲这是“德之贼”,这不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的干部,也不是中国共产党干部应该有的状态。那干部在担当的过程中,在干事的实践中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怎么办?《意见》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与规范的做法。这就是要综合分析干部做事的动机、态度等因素,切实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这“三个区分开来”给了广大勇担当能作为的干部一个大大的“定心丸”。

确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没有现成模板、样本可照抄照搬。怎么办?当然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心底无私、心中有戒,依规依法创新,就算犯错也错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学费我们愿意交也交得起。

需要强调的是,《意见》的这种规定是对担当负责干部的“护身符”,不是违纪违法干部的“挡箭牌”;这既是为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划定出的“安全区”,也是为干部依法办事、规范用权念的“紧箍咒”。容错不是搞纪律“松绑”、不是“法外施恩”,绝不能拿容错当“保护伞”。这是在可容的“边线”内的宽容和保护,不是在坚决不容的“红线”外的无原则让步,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底线”绝不能破。

促进能力提升让制度绩效发挥更充分

对一些干部来说,并不是不想担当,也不是不想作为,而是由于“本领恐慌”不会担当也不会作为。确实,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但我们现在有不少干部真的没有属于自己的“刷子”。

《意见》对加强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举措,特别是在为全面提高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作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所有这些要求与举措都是着眼于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水平。领导干部本领的提升最基础的还是专业业务本领的提升。

在现代社会,虽然干部本身就是一种专业,但干部还要有自己的“业务”专业。全面全能型的干部不是说“万金油”干部,而是说在有自己看家本领的同时有更宽广的本领。所以促进能力提升重中之重是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有了这样的专业作风与精神,干部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就能钻一行精一行,真正成为本领域、本部门的行家里手;就能管一行像一行,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

(作者:辛鸣,系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