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永久牌”的老党员——记河南尉氏县岗李乡占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金喜

作者:郭明珠 孟祥夫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2日 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他曾是河南开封县公安局政委、县人大副主任,2008年退休后,回到家乡尉氏县岗李乡占庄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家乡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他就是“永久牌,回归型基层干部”朱金喜。

“不能眼瞅着群众过穷日子”

占庄村是沙荒遍地的老黄泛区,全村人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一次,朱金喜偶然听到村里一位老人说“要是能吃到一个肘子,死了也心甘”。这可能是句玩笑话,朱金喜却记在了心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2008年,经过市场调查和认真思考后朱金喜判断,养猪可以很快地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农户养猪的风险,他决定自己先摸索经验,等成功了再推广。他借钱建起一座简易猪舍,动员大女儿建了可以圈养150头猪的试验性养猪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上当年养猪行情较好,百余头肉猪出栏净赚近10万元。

村民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很多人都养起了猪。村民朱金拴一年靠养猪挣了9万元,盖起了两层楼。村民朱付德因车祸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家里老少七口人,生活十分困难。朱金喜动员他养猪,还为他垫付押金,使他还清了债务,改善了生活。

对于朱金喜的举动,家人不理解,说他是退休之后闲疯了,“为啥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非到农村去吃苦?”朱金喜解释:“党员不就是要带领群众致富吗?要是眼瞅着群众在村里过穷日子,咱党员干部退休在家享清福,这不称职呀!”

“这可多亏了金喜”

为扩大养殖规模,朱金喜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取经问道。经过充分调研,朱金喜决定与一家企业合作,实行“合作社+小区+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

如今,占庄村已经建成5座养猪场,总投资700多万元,进场养猪农户80多户,户年均收入达5万到9万元。所建种猪基地的纯种母猪饲养规模也达2000头,每年可向养猪户提供种猪3000头、商品仔猪两万头,成为开封市规模最大的种猪、仔猪供应基地。

养猪上了规模,村民出行难、用电难等民生问题便凸显出来。朱金喜四处协调,先后筹资30万元,修通了村外主干道及村内10条街道;又投资3万元,对村内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此外,他还自筹资金52万元,建了一座800立方米的沼气池,免费供村民使用。

“养猪种树挣钱了,便民路通了,用上沼气不用花钱买煤球了,架了高压线,浇地的问题解决了,这可多亏了金喜啊。”乡亲们说。

为拓宽群众致富门路,朱金喜聘请专家种植晋冬1号枣品种500亩。2015年,郑州港区红娘子鲜枣有限公司与村里签订了10年的包销合同。北京、上海甚至日本、阿联酋等海外的客商也都来开封订货,种枣的村民乐开了花。

“乡亲们太苦了,需要帮助”

退休8年,朱金喜带领乡亲一同奔小康。一路走来,有喜悦和欣慰,也有泪水和遗憾,但他无怨无悔。

为筹措资金,他把自己及两个女儿的房产抵押贷款,把儿子的房子卖掉,把自己、大女儿和二女婿的工资本都押给了银行。

2009年,朱金喜唯一的儿子得了重病需要到天津救治,而他却忙着村里的事没时间陪。他对儿子说:“你知道,乡亲们太苦了,需要爹的帮助,你不会怨我的,是吧?”

无情的病魔还是在一步步逼近。正在外地引资的朱金喜直奔天津时,医院已放弃了治疗。返回的路上,朱金喜紧紧攥着儿子的手,心头涌起无尽的伤悲。但谁也没想到,处理完儿子的丧事后,朱金喜又忙碌了起来。

提起今后的打算,朱金喜依然壮心不已:以养猪业为核心,发展沼气发电项目,解决能源问题;用沼渣做肥料种植葡萄,发展高效农业;发展有机饲料深加工等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大的产业链条……

作为一名党龄超过40年的老党员,朱金喜牢记党员宗旨,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9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