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仓凭借良好的政务环境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的德资企业先后积聚,截至目前,已入驻德资企业200多家,成为中国德资企业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中国的施瓦本”。
多年以来,太仓市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因此,针对德资企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太仓市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在借鉴农村党组织“365”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德企党组织党建“365服务圈”,主要围绕实现服务德资企业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三个零距离”,重点搭建六个活动载体,落实“五大保障”,为德资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式的服务,以此打造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太仓样板”。
一、背景
虽然在200多家德资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开创了良好的局面,但是对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许多不足,党建工作在德资企业仍然受到不少因素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资方的主观态度较不明确。近期通过调查来看,部分德资方对开展党建工作还是存在心存疑虑甚至是有些抵触心理。
二是德资企业党员流动性较强。德企用人机制的全球化和职业化,决定了外资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情况也比较复杂,特别是一部分职业经理层、个别中方高管党员过于考虑个人利益,党性观念不强,组织观念淡薄,不愿意主动暴露身份。
三是党建资源基础较为薄弱。由于德资企业办公条件有限,造成了企业日常行政工作与党组织争夺阵地的现象,最后造成了目前大部分德企党组织没有规范的党员服务中心,对党员开展教育培训、“三会一课”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是德企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相对于已经成立工会的德企企业,工会的作用发挥明显强于党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处于弱势,或者有些“夹缝中生存”的味道,个别企业党组织很少开展活动,或者开展活动没有得到积极响应。
面对矛盾和困难纷呈的形势,面对客观与现实的迫切需要,太仓市结合德资企业的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按照服务型党组织的总要求,重点构建德企党建 “365服务圈”服务品牌,通过建设三个平台,搭建六个活动载体,为德资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循环式的服务,实现服务德资企业发展、服务党员、群众的“零距离”,以此打造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太仓样板”。
二、主要做法
(一)“365服务圈”的主要理念
“365服务圈”主要援引于一年的天数,形象地借助于“365天”的服务理念来开展党建工作,即全方位、多角度、循环式的立体式服务,实现365天服务德资企业每一天。
1、全方位服务。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从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党员利益等方面入手,拓展党组织在德资企业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促进劳资和谐等作用。
2、多角度服务。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收集德资企业对党组织和党员的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和渠道,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以优质服务回应党员群众的合理化需要和差异化诉求,切实让德资方和德资企业党员群众满意。
3、循环式服务。突破以往党建工作的“单一式”、“交互式”的服务模式,转而实施党建资源、社会资源互相整合的“大循环”,进一步形成融合开放的德资企业外循环服务体系,通过循环往复的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和谐,逐渐让德资方能真正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的关键作用,最终赢得德资方的认可、理解和欢迎。
(二)“365服务圈”的基本做法
“365服务圈”主要围绕“三个平台”、“六个载体”、“五个保障”,来实现服务的德资企业、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1、三个平台
(1)科学管理平台。结合德资企业党建工作实际,实施分层分类科学管理,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科学规范”的德资企业党建管理组织架构。市级层面,由市委非公经济工委专门成立工作组,专门负责指导德资企业党建工作;建立针对德企党建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对德企党建工作中相关问题开展调研、会商,解决服务德资企业中的具体问题;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在新区成立德资企业联合党委,发挥“龙头”作用,具体协调和实施德资企业的党建工作。
(2)综合服务平台。在德资企业集聚区建设1000平方米的党建服务联盟总部和活动中心,配备会议室、图书室、活动室、咖啡厅等相关场地和设施,安排专人负责场地日常管理,在开展教育培训、“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的同时,为德企员工提供休闲、娱乐、培训、棋牌、图书室等服务,形成集学习、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德企党员服务中心。组建“太仓德企党建服务联盟”,由新区德企联合党委牵头,与全市档次高、服务优、环境好的餐饮、休闲、健身、购物等30多家商家或社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向组建党组织的德资企业和党员发放“服务联盟卡”,为德企和党员提供高品质和最优质的便利服务。
(3)网络信息平台。创设“德资企业党建‘365服务圈’e站”,及时上传并展示德资企业党员教育、信息交流、文化活动等信息。开通“德企党员交流QQ群”和德企党建“心吧”—德企党建微博,为广大党员青年提供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寻找微博达人”等活动,重点奖励发布党建的积极正面消息或原创微博的德企员工。创建微信订阅号—“太仓德企党员微频道”,内设德企联盟、党建动态和互动频道3个板块10个子栏目,定期发布服务联盟服务信息和党建活动动态,展示德企党建相关活动,同时为德企青年党员提供互动交流平台。
2、六大载体
(1)立足服务企业发展,开展“技能大比武•岗位争先锋”活动。将每年10月定为“德企党建服务月”,重点开展“技能大比武•岗位争先锋”活动,组织引导德资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能、勇于创新,成为技术尖子,掀起比、学、赶、超热潮,确保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通过活动,涌现一批党员先锋骨干、技术能手和优秀管理人才,每年评比命名10个“德企党员服务明星”、20个“党员先锋岗”。
(2)立足党务干部能力建设,开展“素质提升”行动。在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德资企业中,严格选配党组织书记,将政治素质高、活动能力强的党员及时选拔到党组织领导岗位。积极推进德资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一肩挑,充分发挥党建、工建共建互促的良好局面。开展德资企业党务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外出学习等。依托德资企业党建沙龙,每季度组织党务干部分别开展知识问答、微型党课等活动,定期交流德企党建工作心得。
(3)立足党员教育管理,实施党员积分引导。制定《德企党建会员积分管理试行办法》,依托德企服务联盟总部,构建党员积分系统,党员凭借累计积分可兑换德企服务联盟相关服务或奖品,实现党员积分引导管理。积分主要由活跃度、经验值和贡献值三个积分构成,满分100分,其中活跃值占30%,主要由党员关注及分享党建微博、微信等项目加分;经验值占40%,主要由党员参加党组织会议、参与各类文化交流、培训等项目加分;贡献值占30%,主要由党员参加企业合理化建议评选、为企业产学研工作作出贡献,在劳动技能评比或技术创新中有较大成就者,给予酌情加分。
(4)立足增强党员归属,构建文化融合载体。抓住德企文化的共同点,在构建有利于德企党建的整体氛围上下功夫,不断寻找党建工作和德企管理在文化融合上的共同点,打造有利于增强党员归属感的德企党建氛围。例如,从发现德资方及企业员工对足球文化热爱出发,将足球运动作为党建文化与德企文化融合的切入点,打造一年一度的“足球盛宴”,在每年的上半年举办“德企党建365杯”足球联赛,创造机会让德企的中外员工共同参与,增加德企与太仓党建整体的接触面,增强德企员工的身份认同和企业的党建认同。
(5)立足党员服务社会常态化,开展“心向党旗、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心向党旗、志愿服务”行动,提供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平台,让德企及其员工参与进来,让德资企业及党员在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当地社会,寻找社会身份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太仓新区德资党委在德资企业服务联盟总部设立志愿行动服务联动平台,在舍弗勒、欧亚瑟等公司设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由联动平台定期收集信息,向服务站联动平台收集各类群众诉求,并及时向信息发往各个志愿者服务站。针对不同职工群众的个性需求,开展应急救助、事务代理、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进一步增强德资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6)立足党组织优势互补,实施“红色1+3”党建工程。推动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德企间的结对共建活动。一是在同类产业党组织间的“互帮共进”。如德国机械制造企业之间结对,舍弗勒公司党委与宝适公司党支部开展结对后,定期座谈交流党建经验,取得了“1+1>2”效果。二是不同类型党组织之间结对共建。如欧亚瑟党支部与华盛园社区党委结对共建,充分利用社区党建工作站平台,定期开展党员联谊、教育培训等活动,为欧亚瑟解决了阵地资源不足的难题。托克斯党支部与新区三小党支部结对共建后,新区三小教师党员每年元旦走进托克斯,为托克斯的党员和员工现场绘制精美字画。三是新建党组织与经验丰富的党组织之间结对共建。如碧安科党支部与舍弗勒党委结对共建以后,碧安科党支部经常向舍弗勒党总支学习取经,并联合开展了党员集体参观学习、“夏夜有约-青春派对”等活动,共建成效显著。
3、落实五大保障,构建德企党建发展体系
(1)强化思想保障。坚持党建服务发展这个大原则,不断强化德企党建工作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核心理念,降低“身份”,主动服务,将党组织及党员管理融入对企业、党员、群众的主动服务中去,引导德企主动接纳党组织,德企党员主动认同身份,参与组织生活。
(2)强化组织保障。 构建市、区两级完善的责任体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促动各级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抓手、定期有考核。
(3)强化资源保障。统筹德企党建服务资源,深入开展“红色1+3”党建工程,机关、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加大与德企党组织结对共建力度,帮助德企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
(4)强化经费保障。加大对德企党组织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党组织倾斜。落实市、镇(区)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德企党组织建设进行奖励。
(5)强化责任保障。建立德企党组织建设责任制,将德企党组织建设纳入“强基工程”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重点考核内容,使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三、成效与反响
1、服务发展“双提升”。通过构建德企党建“365服务圈”,不断优化德企发展优良的人才环境和发展氛围,在太德企总数增加迅速,质量提高迅速。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落户太仓以来,德企总数已超过200家,项目总投资超15亿美元,总产值达146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占总数的23%,规模企业产值占29%,税收超千万企业数占25.4%,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占47.8%。2008年11月,太仓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2012年4月,被中国工信部授予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
2、服务党员“零距离”。创建“365服务圈”,为德资企业党员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循环往复的周到服务,让德资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和平台,特别是党务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和党员积分管理等载体,更能够增强党组织内部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增加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组织活动,网络信息平台公布交流学习信息,让党员能够及时接受党内教育,加强交流互动,提升组织学习效果,让德企党员能够更好融入组织生活,对党组织更加认同。
3、服务企业“融入式”。一方面,党员骨干在认同对太仓的同时,也间接降低了企业人才的流动率。同时,优秀党员数据库也为企业寻找人才提供了一条“捷径”。另一方面,通过“六大载体的推动”,党组织更加有活力,党员更加有激情,特别是通过开展“技能大比武•岗位争先锋”活动,德企关键岗位上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带动其他员工在岗位上爱岗敬业、奉献青春,营造的出你追我赶、创先争先的良好氛围,企业绩效得以提升,最终取得德资高管和德资方对党建工作的认可和欢迎。
4、服务群众“有行动”。“365服务圈”在立足党组织和党员主体的同时,更加突出在服务德资企业职工群众中的主要作用,党组织在企业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发动职工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协调和传递信息优势,特别是发挥党建带共建的优势,通过党工共建,有效促进劳资和谐,为员工争取最大的利益,及时疏解员工在工作、生活包括心理上的难题,解决员工在太仓工作的后顾之忧。
四、德资企业党建“365”服务圈的启示
“365服务圈”的有效运转,能够调动市、区多方资源,对准德资企业党员员工诉求,从展现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建设德资企业党建文化入手,不断提升党组织在德资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1、构建了一套市、区两级协力推进,一抓到底的落实机制。市委高度重视德资企业党建工作,市委书记多次到企业调研党建工作和听取党建工作汇报,要求根据德资企业工作实际开创党建工作局面。创建运行“365服务圈”以来,太仓市委非公经济工委和新区党委专门成立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具体负责抓德资企业党建工作。市委非公经济工委和新区党委还选派了经验丰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对德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先行,让党员感受家的温暖。“365服务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核心在于提供周到服务。“三大平台”、“六大载体”始终都是针对德企党员的需求来设计,德资企业党建服务联盟,让德企党员能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同时,根据党员员工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实施了“红色1+3”党建工程,加强了不同企业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激发了党员队伍的内在活力,对于提升广大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劳资和谐,最终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更加突出党员作用发挥来凸显德企党建工作影响力。通过开展“技能大比武•岗位争先锋”活动,从中挖掘、培育党建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宣传先进典型在德企转型发展、解决难题、劳资和谐中所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的“有为”实现党组织“有位”,证明在德企开展党建工作不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对企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也是让德资方理解和接受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
4、实现党建文化和德企文化的有效融合,有效地激发了党员队伍的内在活力。网络信息、交流服务平台的设计,服务联盟总部的建设都加入了德资企业的思维和理念,体现规范、高效的运行效率。充分借助于德资企业重视文化建设的特点,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优势,举办“足球盛宴”、 开展“心向党旗、志愿服务”行动,以及在联盟会员中联合举办的各类亲子活动、青年联谊活动等等,都是党建文化和德企文化充分融合的结果,实践证明,通过“365服务圈”的文化载体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党员队伍的内在活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德资企业的影响力,实现了党组织和德资企业发展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