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新时期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的再丰富再发展。近年来,我们将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整合十项优势资源,通过项目化推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背景
(一)从党群关系的形势考量,紧密联系在疏远。当前,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和党员对群众缺感情、缺服务,“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面对群众,服务不了群众”、与群众“讲同一方言,却没有共同语言”,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其根本原因,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缺失,群众对党的基层组织失去了认同感,党群联系的紧密性逐渐疏远。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通过载体促动,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直面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实现资源大整合、人心大凝聚、工作大提升。
(二)从基层群众的需求出发,服务功能有短板。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群众对自身利益诉求更加强烈、需求趋向多元,逐渐由偏重于群众的物质需求,向民主权利、自我发展、文化服务等精神需求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党组织既没有应有思想认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满足,面临着想办不能办、要办办不了、能办办不好的问题。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以基层群众为导向,增强了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拓展了服务内容,满足了群众的现实需求。
(三)从党建工作的现状着眼,力量资源被分割。长期以来,党建各部门之间单兵突进、自成体系、资源分割,造成工作分散重复,加重了基层负担,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改变了党建部门各自为政、单体循环的封闭工作模式,按照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要求,突出党群共建、多位一体,通过活动阵地共同建设,硬件设施资源共享,活动方案统一设计,一套机制指导活动,形成项目对接、资源整合、互动并进的聚集效应,构建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做法
(一)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平台,共建共用工作阵地。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承载资源的共同平台,作为服务群众的共同阵地,调整建设布局,整合群团职能,共建“党群之家”。一是一室多能。在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增设农民工维权、志愿者服务、社会爱心捐赠等新型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成立志愿者爱心服务联络站,统筹管理党员、工会、青年三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二是一物多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巾帼文艺宣传队共用电器音箱设备,农家书屋与“四点半”学校共用音像书籍,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与巾帼文艺宣传队共建广场,爱心捐赠物资向爱心超市调剂使用。三是一人多职。村“两委”与农民工维权站、志愿者服务联络站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合署办公。党建群团组织交叉任职,村“两委”成员兼任“四点半”学校、巾帼文艺宣传队的负责人,做到一人多职、一人多岗。
(二)以服务四大特殊群体为重点,实际实用开展活动。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农民工为重点对象,服务重点人群,解决重点问题,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效。一是关注空巢老人。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互助养老中心,配备娱乐健身生活设施,组织老年人开展棋牌、唱戏、健身活动,提供就餐服务,志愿者定期上门开展家政服务,让空巢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全县建设生活、休闲、娱乐、健身、学习一体化的老年活动中心86家,成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乐园。二是关心留守妇女。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体,组建巾帼文艺宣传队,以自编、自唱、自演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性文艺活动,把留守妇女从麻将桌上“请”下来,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全县组建广场舞、腰鼓队、戏曲队等巾帼文艺宣传队760余支,做到“村村有队伍、天天都有戏”。三是关爱留守儿童。组建“四点半”学校,设立阳光驿站、亲情连线、轻憩园地、欢乐空间四个功能区,聘请志愿者辅导员,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连线,弥补留守儿童的心灵、亲情、学习、娱乐缺失,保证健康成长。四是关护农民工。组建农民工维权站,成立律师服务团队,开通维权热线电话,依托农民工维权站、工业园区,在广州、深圳等本藉农民集中地建立异地维权服务站2个,承办农民工维权案件37起,为农民工争取合法经济利益650多万元。
(三)以引导党员群众致富为根本,整合集合发展要素。以壮大集体、致富群众为根本,整合党群部门资源,聚合人才、政策、科技三大发展要素,增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能人驱动,选聘一批农村发展顾问。坚持应聘尽聘,选聘一批农村发展顾问(名誉书记),发挥他们思想活、路子宽、实力强的优势,帮助村(社区)配备一个好班子,理出一条好思路,引进一个好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政策促动,建立党员创业帮扶资金。探索建立党员创业资金帮扶机制,搭建创业党员与金融部门对接平台,开辟党员创业贷款金融通道;建立党员创业帮扶专项资金,支持一批有技术、有项目、有热情的农村党员创业致富。三是科技推动,创建创业科技示范基地。整合县直部门科技力量,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技术扶持100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采取“基地+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示范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创业致富。
(四)以党群“多位一体”为基础,联动联建工作机制。建立资源集中、责任一体、考核双向的工作机制,实现分工不分心、专干不单干、共建不包建的良性互动。一是资源“捆绑打包”。开展“百企联百村,同心建新村”活动,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助资金、捐献设施、援建项目,增强物质保障。按照集中使用、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使用资金项目资源,优先投向“十百行动”的示范村,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二是责任“多位一体”。制发党群共建“十百行动”实施意见,提出各项活动总体目标,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责任,牵头单位承担专项活动主体责任,参与单位承担配合责任,乡镇、村(社区)承担具体落实责任,形成多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三是目标“双向互考”。建立考核、被考核的双向考核机制,把党群共建“十百行动”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专项活动牵头单位接受县委统一考核,乡镇、村(社区)接受各专项活动牵头单位的验收考核。
三、成效
(一)增强了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由“少”到“多”。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五务合一”的基础上,拓展到了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农民工,扶持群众创业致富,着重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突出问题,功能更强、内容更实、效果更好。特别是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四点半”学校、巾帼文艺宣传队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黄梅县五祖镇张思忍村投资120万元,建设多功能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互助养老中心,配备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开辟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医疗室、餐饮室、休息室等活动场所。76岁的刘贵平老人是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的常客,每天准时邀集老友们打牌、唱戏,生活充实,精神愉悦,深有感触地说:“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又有吃的,又有玩的,是我们老年人的好去处。”
(二)转变了基层组织服务方式,由“内”到“外”。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扶持党员创业服务、组织文化生活服务,促使基层组织从传统方式“走出来”,把服务群众工作送到群众家里、群众急需处,使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满意。以干部、教师志愿者为主体,建立1137名“代理家长”队伍,“一对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认做“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弥补了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组织发动老年志愿者,成立村级老年人协会,发挥敬老、助老、帮老的引领作用,使农村孤寡老人生日有了生日宴,生病有人探望问事,子女赡养有协会监督,隔三差五协会有活动,成为孤寡老人的靠山和“娘家”。在全县“七一”大会上,举办“最美志愿者之歌”颁奖演出,公开表彰11个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唱响为民服务主旋律。
(三)创新了基层组织党建模式,由“分”到“合”。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承载平台,整合了老龄委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团委留守儿童“四点半”学校、妇联巾帼文艺宣传队、司法部门农民工维权、农业科技部门创业基地、人社金融部门创业贷款等部门资源320多项,全部投向“十百行动”示范村,形成了党建大合力。全县百家非公企业帮扶100个村级组织,为村级文化广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四点半”学校捐款捐物达1300多万元。全县整合党建资金150万元,对“十百行动”验收达标村以奖代补,激励村级组织工作热情。
(四)激发了农村社会发展活力,由“弱”到“强”。把发展作为最好的服务,紧扣农村发展缺人、缺资金、缺项目的问题,选聘百名农村发展顾问(名誉书记)、帮扶百名党员创业致富、创建百个党员创业科技示范基地,全县选聘1592名发展顾问和名誉书记,累计引进项目资金3.9亿元,牵头创办经济实体315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6个,修订集体经济发展规划1250条,捐助资金近亿元,发挥出“选聘一人、引领一群,点亮一灯、带富一方”的良好效应,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协调金融部门,实施诚信创业计划、金穗创业计划,推行无质押担保贷款,236名创业群众融资2610万元,创建蓝莓基地、茶叶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休闲农庄等党员创业示范基地118个,辐射带动3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创业就业。
四、启示
(一)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服务是基本理念,必须转变职能。思想决定行动。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服务群众是核心内容。我们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以服务群众作为主方向,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以十项服务项目为抓手,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初步完备的服务体系。启示我们,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转变工作职能,将基层组织工作职能由传统的组织管理为主,向以满足普通党员群众需求为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求是最好导向,必须对接群众。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能否让群众满意,关键看是否找准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我们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找准了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弥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缺位”和“盲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基层群众的极力拥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人气越来越足。启示我们,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只有对接群众的最迫切需求,开展“适销对路”的服务,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基层党建工作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有所作为。
(三)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资源是最大短板,必须整合力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广量大,面对多元化、差异化的群众需求,一个部门力力量有限,“难为无米之炊”,一些群众急需的事情想办不能办、要办办不了、能办办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基层组织缺少必要的资源和手段。我们实施党群共建“十百行动”,按照“活动共融、资源共用、成果共享机制共建”的工作思路,成功整合了17家牵头单位、15家参与单位的项目资源,取到了握指成拳、五指合力的良好效应。启示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抓住资源这个关键要素,坚持开放合作、党建一体,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形成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