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新巴尔虎右旗:培树“北疆红色堡垒户”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草原亮丽风景线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15: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动因

素有“鸡鸣三国,牧歌故乡”美誉的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地处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中俄蒙三国交界0号界碑屹立于此。全旗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人均占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地广人稀、牧区人口居住分散、牧民游牧的特性及基层党组织点多、线长、面广的工作实际,导致基层党组织服务半径过大、管理成本过高、基层民主建设滞后,联系群众不及时、服务群众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显。

因此,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拓宽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建立上下连贯的服务体系是破解牧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难题的有效方式。新右旗立足实际,秉承“守望相助”理念,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屏障三大重点工作,培育一支具有牧区特色的示范群体—“北疆红色堡垒户”,依托“北疆红色堡垒户”,探索出以“一带双联三到”(“一带”就是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双联”就是上联党支部、党小组,下联党员和牧户;“三到”就是组织触角到户,服务责任到人,工作保障到位)为主要内容的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消除牧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空白点”,助推“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扎根基层,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草原亮丽风景线。

二、做法

“六大保障”确保“北疆红色堡垒户”发挥作用,解决牧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难题。

(一)严格选户设户,服务队伍有保障

新右旗为不断激励引导牧民党员、群众争当戍边先锋、争做新型牧民,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通过选树“新牧区建设共产党员星级示范户”、党员“十佳先锋”、军地组织联建联创先进党组织等示范群体的基础上,2012年融合“蒙古包哨所、牧民哨兵”守边理念,选树50户优秀牧民党员家庭组成的示范群体—“北疆红色堡垒户”,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区域有盲点问题。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壮大“红色堡垒户”队伍,提升标准、严格设户,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人数适中、便于活动、牧民认可、组织批准”的原则,以地点、人员、硬件“三合适”为标准,以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责任服务意识好,协调办事能力强;群众工作基础好,睦邻合家能力强(三好三强)为基本条件,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采取组织和党员群众推荐的方式,从嘎查“两委”成员、“两代一委”、“星级示范户”、“牧民哨兵”、合作社和联户经营带头人、牧民代表(牧民小组长)党员中又评选出167户,使这支队伍发展到如今的217户,每户“红色堡垒户”辐射5-25户牧户,可服务带动3484户牧民。

(二)合理定职定责,功能职责有保障

为发挥好“红色堡垒户” 引领带动作用,新右旗将“红色堡垒户”打造成集政策法规宣传点、带头致富示范点、便民服务代办点、群众文化活动点、民主议事联络点、实用技术培训点、信息服务传递点、维护稳定关节点为一体的“八点”功能站。并准确定位“堡垒户长”职责,为其设定为党组织协管员、为民服务勤务员、增收致富引领员、文明新风推广员、生态保护示范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边境安全防护员的“八员”职责。通过明确职责、设定功能,提升“红色堡垒户”服务意识,确保发挥作用。

(三)抓实建章立制,管理制度有保障

以境内中俄蒙零号界桩为标识,精心设计制作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牌匾标识和印有蒙汉双语职责的荣誉证书、工作手册、民情日记、联心卡、服务区分布图等,激发“红色堡垒户”工作积极性。建立完善“红色堡垒户”学习、活动、联系和服务群众、请示报告等制度,规范“红色堡垒户”管理。明确党组织书记具体职责,提升“一把手”责任意识。实施旗级、科局领导干部包联苏木镇,苏木镇领导包联嘎查、苏木镇干部与嘎查干部共同包联“红色堡垒户”制度,形成“四级联动三包联”的一体化工作网络,实现牧区包联扶持牧户网格化管理。

(四)加大支持投入,软硬设备有保障

旗直结对共建的机关单位、苏木镇、嘎查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将各项产业发展政策、项目、资金等向“红色堡垒户”适当倾斜,扶持“红色堡垒户”引领创办合作经营组织,现共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合作经营组织、家庭牧场等61个,使“堡垒户”长成为致富带头人,更加有能力带动周边牧户;逐步加大对“红色堡垒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配备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电视机、播放机、桌椅等必要硬件设备,并及时提供蒙汉双语学习资料、电教光盘等软件设备,使“红色堡垒户”有场地、有条件引领牧户。

(五)实行考核评比,奖励补助有保障

建立“红色堡垒户”联系服务群众考评奖励长效机制,执行“基本补贴+绩效奖励”制度。基本补贴为每户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交通、通讯、活动补贴;绩效奖励共设领学星、带富星、服务星、民主星、和谐星“五星”,经过党员评定、群众议定、支部商定、党委审定、组织部门确定五个程序进行考评,被评为“五星”、“四星”、“三星”的分别给予4000元、3000元、2000元不等的奖励。对“无星”或“一星”的进行谈话教育,督促整改,无改进的停发补贴和奖励,连续两年无变化的取消称号,实施动态管理,形成激励机制。

(六)培养基层党员干部,激励措施有保障

将“红色堡垒户”作为“三向培养”的实践平台,作为考察发展党员的重要渠道。将党员“堡垒户”作为嘎查“两委”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非党员的作为嘎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优秀党员“堡垒户长”由组织推荐参加嘎查“两委”换届选举或作为苏木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人选,实现嘎查选人用人科学化、规范化。2012年以来,从“堡垒户”户长中选举产生嘎查“两委”成员121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107人。

三、成效

“四大平台”助推“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扎根基层,打造祖国北疆草原亮丽风景线。

(一)搭建服务平台,拓展党建阵地,打造幸福生活风景线

一是党组织服务党员平台。新右旗把“红色堡垒户”这支源自群众、服务群众的示范点作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平台,组织全旗674名旗、苏木镇、基层站所、嘎查四级党员领导干部组成“大联动”服务工作链,依托“红色堡垒户”组建210个小分队,深入牧民党员群众中开展“做一周辛苦牧民,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入牧户”社会实践活动,征求基层党员群众意见、排查化解矛盾、解决困难问题,增进感情、改进作风、密切关系,使每个“堡垒户”都成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体验之家。

二是党员服务群众平台。“红色堡垒户”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群众,向周边牧民发放各类学习材料、教育光盘;传达党的方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听取牧民意见建议、了解牧民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把“红色堡垒户”设立成便民代办服务点,将涉及牧民切身利益的物资、补助等通过“红色堡垒户”发放到各自辐射区牧民,有效缓解了党组织服务不到位和服务不及时问题。党组织需要的牧户资料、基本情况、党费收缴等由“堡垒户”负责收集,统一交给党组织,减少了嘎查干部来回奔波的次数,协助党组织解决处理各项事务,成为党组织的得力助手,实现党群联系“零距离”。

(二)搭建发展平台,拓宽致富渠道,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风景线

一是畜牧业科学转型平台。推行“堡垒户+现代转型家庭牧场+牧户”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堡垒户”投资兴建生态家庭牧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群结构、创新经营方式等途径,发展大户自建型家庭牧场,将“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规模化经营。推广小户牲畜托养经营理念,将无力承担高额成本的小型牧户的草场和牲畜进行托管饲养,帮助小牧户解决畜牧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实现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模式,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是畜牧业升级提档平台。探索“堡垒户+联户经营+牧户”发展模式,“堡垒户”带动周边牧民实行联户经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利用大草原、大湖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风光,建立“牧户家庭游”,经营旅游观光、骑马、射箭、特色餐饮等服务项目。发挥牧民特长,建立民族特色产品作坊,形成“堡垒户+特色产业基地+牧户”模式,进行传统手工艺制作、奶制品、肉制品等加工,传承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促进畜牧业升级提档。

三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平台。鼓励“堡垒户+牧业专业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全旗先后成立了15个由党支部牵头、牧户自愿联合的互助性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整合草场、牲畜、机械、劳动力等进行合作经营,实现节约资源、节省开支、统一管理的新型发展模式。对牲畜统一饲养和订单销售,在保护牲畜品种的同时实现高价出售,帮助牧民增加差价收益。解放的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使新右旗第三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搭建守边平台,筑牢安全屏障,打造边疆安宁风景线

一是矛盾化解平台。“红色堡垒户”利用群众与群众沟通“无壁垒”的优势,引导牧民以正当渠道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减少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经常排查隐患,掌握群众动向,发现矛盾纠纷,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情况,使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积极帮助牧民化解纠纷,主动协调矛盾,近两年,共调解民事纠纷68起、提供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7起,有效缓解上访问题的发生。

二是维护稳定平台。“红色堡垒户”协助军警部队解锁社会管理盲区,以“堡垒户+蒙古包哨所+牧户”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熟悉地形、了解沿边环境的优势,带领周边牧民群众开展联防联治、自防自治活动,协助边防军警做好外来人口管理、预防和打击边境犯罪活动,建队以来“堡垒户”先后向边防派出所提供案件线索92条,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3起,查处治安案件164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8名,连续2年实现零涉外事件。

(五)搭建互助平台,优化人文环境,打造文化繁荣风景线

一是文化娱乐平台。以“春暖巴尔虎”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和谐、幸福、愉悦的生活环境。“堡垒户”组织牧民开展“梦幻草原”迎春晚会、迎新春诗歌比赛等娱乐活动以及蒙古长调、蒙古歌曲、呼麦、民族服饰表演、民族手工艺品展览、搓鬃绳、玩沙嘎、射箭、博客、赛马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技艺比赛,为牧民群众提供展现自我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使蒙古族文化、蒙古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年初以来,累计开展活动200次,覆盖服务区牧民群众2420户,7500余人次。

二是帮扶带动平台。“红色堡垒户”帮助牧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牧民办实事办好事,尤其是在牧区接羔保育和抗灾救灾的关键时期,深入牧户帮助牧民度过难关和关节点,确保畜牧业稳步发展。积极开展慰问贫困牧民及老党员、老同志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党群关系。富裕的“红色堡垒户”积极帮扶贫困牧民,带动发展,在牧区形成了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出和谐共建的社会氛围。

四、经验启示

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关键是有一套上下连贯的服务体系,服务队伍、管理制度、保障措施缺一不可。

(一)建强组织是基础。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最重要的是建强嘎查党支部,在嘎查党支部领导下,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建立一支群众化的服务队伍,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发挥“红色堡垒户”的作用,离不开嘎查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必须切实加强以嘎查党支部为核心的嘎查级组织配套建设以及嘎查“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红色堡垒户”工作的指导。着力抓好嘎查党支部建设,使“红色堡垒户”这支起源于群众的队伍,能够原汁原味反映群众需求、诉求和愿望,能够更直接、便捷、快速的将党组织的精神、政策、待遇传达落实到群众身上,使其成为党组织直接服务群众的载体,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服务半径过大,服务能力不足问题。

(二)建章立制是关键。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最关键的是要制定一套严谨、实用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新右旗对“红色堡垒户”严格管理,明确职责与功能,并建立一整套学习、会议、管理、扶助、奖励、激励等相关制度,用职责明确责任、用制度约束行为,用保障激发激情,使“红色堡垒户”的作用、职能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党群、干群“双向”服务与“双向”受益,有效缓解基层党组织管理成本过高,服务不到位问题。

(三)保障措施是推手。建立服务型党组织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激励党员、群众尽职尽责发挥作用。新右旗委、旗直机关单位、苏木镇、嘎查“四级联动”为“堡垒户”提供设施设备保障,让其有能力扶持群众;设立补助、奖励、激励等待遇,让其有激情帮助群众,有效助推了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在牧区的巩固与延伸。

(四)推动发展是根本。把“北疆红色堡垒户”工作置于牧区管理体制改革、牧业经验转型升级和牧民增收致富的大局中推进落实。“堡垒户+合作经营组织+牧户”、“堡垒户+特色产业基地+牧户”、“堡垒户+转型升级家庭牧场+牧户”模式,是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北疆红色堡垒户”把特区基层党建工作与物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把培育牧民合作经营组织、推动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健全“嘎查党支部+红色堡垒户+合作经营组织+牧户”的服务网络,通过合作经营组织来实现“红色堡垒户”对牧民群众的联系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