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密市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选派委局“一把手”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下基层指导农村工作、解决群众难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背景与动因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也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最关键的步骤。在具体操作落实中,谁去做、怎么做、做什么成为首先面对的实际问题。为此,新密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从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干部作风、夯实基层基础的需要出发,思考总结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三个核心要素:一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把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落实到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用发挥上。二是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把基层一线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三是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基于这样的认识,新密市根据目前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迫切需要整治现状、改善环境、加快发展;一些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部分村“两委”班子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高,群众意见较大等现状,采取选派委局“一把手”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办法,把全市强有力的领导骨干选派到农村,把机关党组织的工作优势落地到农村,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办好群众身边的事,探索建立起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直接化、具体化、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做法与成效
新密市制定《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选派百名局长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实施意见》,选派100名市直委局、人大政协、公检法司、金融系统以及部分委局的正科级二级机构“一把手”,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明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经济、解决群众难题、化解各类矛盾、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让党员领导干部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一)建强组织,向服务“转型”
“第一书记”主动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建设综合素质好、服务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指导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民主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搭建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便民服务平台,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服务力。截至目前,已整顿村“两委”班子16个,调整村党组织书记9名,支部委员3名,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13处,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从市直单位“一把手”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角色转变,开辟了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新途径,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力量。慎窑村由于派系矛盾、干群关系紧张,10年换了9个支部书记,一直选不出群众满意的带头人,选派“第一书记”让村党支部有了领导核心,通过外力把班子和人心凝聚在了一起。
“第一书记”积极融入村级党组织,发挥党建经验丰富、领导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强和巩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第一书记”的“长处”补充了村级党组织的“短板”。过去,尹村村“两委”干部思想消沉、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了村里的工作和发展,“第一书记”到任后,用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激励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团结自律,“两委”班子的精神工作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发展经济,让服务“增值”
“第一书记”集中精力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增收,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做好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进项目、盘活资产、联建帮扶等多种手段,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农家餐饮、生态果园、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等产业经济,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今年共带动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养殖、加工制造等特色产业项目40多个,新成立农业合作社12个,带动就业15000多人,促成11个村企联建对子共建农村新型社区,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极大欢迎。
市直单位“一把手”掌握政策、资金、项目的工作优势,正是村级发展所亟需。侯庄村大规模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受困于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因素制约,一直未取得经济效益,群众守着100多座蔬菜大棚挣不到钱,又舍不得放弃。市农委主任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后,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将当地的系民种植合作社打造成为省级示范点,大力发展“千亩大棚、果园”计划和“黄牛育肥”等项目,辐射带动农民450多户,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
正当曲梁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之时,市委把国土、工商、国税、银行、发改委等重要职能部门的委局长派到辖区各村任职,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服务渠道、更加便利的服务条件。
有了“第一书记”的工作平台,市直单位的资源与村级发展的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更多的社会资源不断地流向最需要的农村,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张楼沟村地处郑州市近效,依托郑州生态环境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如今,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又与市林业局结成了林业发展联合体,成了林业部门苗木培植基地,使林业经济附加值明显提升。
(三)改善民生,使服务“落地”
百名局长任职“第一书记”后,下基层、接地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座谈会200多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700多条,通过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认真进行“疏筋把脉”,确定服务民生的具体事项,“晾”出服务的目标和任务,向群众公开做出服务承诺。
围绕服务民本民生,“第一书记”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千方百计协调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时刻关注群众的生产生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群众吃水、住房、出行、教育、社保、就业等难题;积极救济弱势群体,让群众享受惠农政策,积极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凡是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事,“第一书记”都利用全部的资源和力量为群众服务,办好群众吃水、用电、出行、就业等民生实事180件,帮扶贫困家庭980多户,赢得了群众好评。
“第一书记”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当作最大的服务去落实,赢得了群众好评。在茶庵村“第一书记”带动下,40多名机关党员与茶庵村困难群众“1+1”结对帮扶,直接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中。巩楼村临近郑登快速通道,却因为通往郑登快速道的一公里断头路,群众迟迟不能享受交通便利。“第一书记”上任后,立即协调派驻单位和乡镇党委共同出资修路,通过开通最后一公里断头路,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化解矛盾,把服务“做好”
“第一书记”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熟悉农村情况,善于协调处理疑难复杂矛盾,他们主动承担信访稳定工作重任,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调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强力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今年来,已运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解决涉及招商引项目、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选址规划、土地流转、看病就医、村干部待遇、信访稳定、拆迁安置、补偿款发放、低保户申报、计划生育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3600多件,有效破解了村(社区)发展稳定中的难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帮助乡镇党委政府减轻了维稳的压力和负担。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煤矿企业关闭整合的利益调整分配中,农村基层产生了诸多矛盾纠纷,凸现了牛店镇“三湾集访”、超化镇“资源纷争”、白寨镇“采石风波”、曲梁镇“拆迁难题”等一系列矛盾问题。“第一书记”积极发挥信访维稳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注重用调解手段化解纠纷,有效平息了群众积怨,扼制了信访矛盾发生。
“第一书记”直面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直接参与处理基层事务,第一时间掌握群众的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及时排查调处、教育疏导、预防化解矛盾,用温情服务暖民心,赢得群众的信任,从感情上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三、思考与启示
实践证明,选派百名委局“一把手”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和具体举措,探究工作经验与收获,主要有五点启示。
启示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第一书记”以服务统领班子、队伍、阵地、机制建设,聚焦服务,突出服务,基层党组织朝着服务成功“转型”。把服务的理念植根于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打牢服务群众的组织根基,就会创造出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启示二:服务群众千头万绪,关键一条就是要服务经济发展。检验“第一书记”是否真正的服务群众,要看村里经济发展了没有、农民增收了没有、落后面貌改变了没有。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靠发展甩掉了穷帽子,服务群众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启示三:服务群众工作是否落实到地,主要看有没有办成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群众的事办的实一点,服务群众就会近一步。“第一书记”抓住民生工程,使服务群众变“无形”为“有形”,真正把服务做到了家。充明证明了,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实,让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
启示四:服务群众不仅要办好群众的事,还要赢得群众的心。“第一书记”心与群众贴在一块,情与群众融在一起,充分发挥调解纠纷的“第一责任人”作用,成为了维护农村和谐的“中流砥柱”。服务群众最难得是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欢迎,真诚化解群众的积怨和矛盾,用和谐的因子拉近与群众感情,更好地凝聚广大群众,就走好了服务群众最后的、最关键的一步。
启示五:“第一书记”走近群众接地气,从根本上转变了干部作风。联系服务群众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把改进作风落实到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如此,党风政风民风就会焕然一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也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