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织密网络 建强队伍 提升效能

——湖北云梦县“三三工作法”铺就治理新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08:20
来源:农民日报

初冬时节,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建新社区龙岗湾,61岁的党员张军海手握扫帚,仔细清扫着门前巷道和村湾小路。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加入清扫行列。这正是云梦县创新基层治理、激活群众力量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云梦县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号工程”,探索推行织密三张网络、建强三支队伍、做实三项举措的“三三工作法”,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解决了不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三张网络筑牢治理根基

云梦县通过织密组织覆盖、管理责任和矛盾排查三张网络,构建起基层治理的坚固防线。

在组织建设上,云梦县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推动党的组织链条向治理末梢延伸。在城区,按照有党员、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的“四有”标准,建立205个小区党小组;在农村,依托自然湾落设立792个党小组,将党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

管理责任网压实了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全县193个村(社区)划分为1927个责任区,明确每名党员干部联系若干户村民(居民),实现“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问题有人解”。

矛盾排查网则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的“前沿哨兵”作用。截至2025年10月中旬,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26起,化解809起,化解率高达97.94%。

三支队伍激发治理活力

云梦县注重建强“头雁”、骨干、先锋三支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在“头雁”队伍建设上,云梦县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从返乡创业青年、种植养殖大户、退役军人中选拔党组织书记56名,建立老中青搭配的梯队结构。同时,打造“专题培训+实地研学+导师帮带”培育体系,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

对于骨干队伍,云梦县实施“云梦英才回归计划”,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收录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各类人才328名。开设“村(社区)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重点培训群众工作、应急处突、智慧治理等6项核心能力。

在先锋队伍建设方面,云梦县按照“县级统一招聘、乡镇统一管理、村(社区)统一使用”原则,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同时,推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参与治理。2025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实事3.2万件。

三项举措提升服务效能

云梦县通过实施民事共商、精准服务和积分赋能三项举措,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

坚持民事共商,云梦县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议事协商平台,依托“屋场院子会”“星空夜话”等载体,创新“党建引领+多方协商”模式,使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切实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25年以来,全县通过议事协商机制解决民生问题560余件,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精准服务推进“党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云梦县全面推广“群众点单—村(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服务点”,实现社保、医保等61项服务“家门口办理”。截至目前,已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232次,累计服务周边群众12万人次。

坚持推进“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深度融合,创新“德育银行”机制,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行为量化为可储存、可兑换的“道德积分”。“大家一起聊着天,半小时就收拾完了。”近日,在吴铺镇杨店社区上杨湾村文化广场,村民龚运笑着说,“孩子们喜欢来这里玩,环境搞干净点我们也放心,还能赚积分兑换奖品,挺好的!”

云梦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三三工作法”,推动组织优势与治理需求高效对接。随着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云梦县正走出一条党建强、乡村美、治安稳、村民富的治理新路。(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