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银川讯 (通讯员 李小宝)“他们连续几个月驻点在城中村改造一线,在政策宣传、居民沟通、矛盾调解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今城中村改造顺利实施,距离我们住上新房子更近啦!”近日,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线,区委政治素质考察组实地考察干部,听到百姓这样评价。
一线考察看实绩是该区提升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精准度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兴庆区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不断完善考察机制,积极探索考察方法,着力提升政治素质考察识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建立三项机制,确保考察工作科学规范。建立清单化评价机制,围绕“政治素质、党性锻炼、专业能力、工作作风、实绩成效”五个维度,区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干部特点,分类制定谈话提纲和正负面行为清单,使抽象要求转化为具体标尺。建立常态化考察机制,将政治素质考察融入日常调研、年度考核、任前考察等各个环节,实现考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党性锻炼考察机制,通过查阅参加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等情况,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
采取四种方法,提升考察工作精准度。一线工作法,坚持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考察组深入城中村改造、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应急处突等一线,通过实地查看、现场问效、群众访谈等方式,近距离观察干部的政治担当。多方印证法,拓展考察渠道,采取个别谈话、社区走访、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听取分管领导、班子成员、下级干部、服务对象、社区群众等多方面意见,全面了解干部“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表现。案例举证法,要求所有评价必须有事例支撑,重点收集干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做到评价有依据、结论有支撑。比对分析法,将一时一事与一贯表现相结合,纵向对比干部历年考核结果,横向对比同类岗位干部表现,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成果,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避免以偏概全。
强化结果运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与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将政治表现好、重大斗争实践中表现突出、长期扎根一线担当作为的班子和干部,纳入“红榜”管理,优先培养教育、优先晋升职级、优先提拔使用。与教育培养紧密结合,根据考察中发现的能力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开展培训,举办相关专题研讨班,学习与群众沟通交流技巧,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制定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机制,选派干部到重大任务一线锻炼。与监督管理有效衔接,对考察中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谈话;对表现一般、能力不足的班子和干部,纳入“黄榜”,进行组织调整;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坚决“一票否决”。
截至目前,共派出考察组开展政治素质考察22次,对全区4个乡镇、12个街道、51个部门领导班子和504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开展全覆盖政治素质专项考察和“政治体检”,访谈干部群众960人次,收集43条共享信息,督促整改问题4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