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包头讯 (通讯员 包组轩)“组织的引领与关怀教会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为家乡做贡献是我的光荣。”从深圳到包头,跨越2500多公里带回投资项目,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双龙镇驻深圳市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孟小平,用实际行动践行“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党支部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累计为家乡吸引投资30余万元,成为连接深包两地发展的“红色桥梁”。
近些年来,包头市扎实开展流动党员排查纳管集中攻坚行动,着力构建“查纳管育用”全链条工作体系,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让流动党员“流而有踪、流而有为”。
精准摸排纳管,全面推行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向联系”制度,通过发放“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和点对点联系,动员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向流入、流出地报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流量较大的核心地段或商圈设立流动党员驿站,集报到联络点、学习教育站、便民服务台等功能于一体,方便流入党员就近咨询、快速报到。发挥嘎查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员、楼栋长作用,结合人口普查、社保信息等数据,定期开展“地毯式”摸排,重点掌握务工、经商、随迁等党员情况,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
创新教育模式,指导流出地党组织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定期推送党章党规、时政要闻、先进事迹、家乡动态等“红色充电包”,建立线上微信群等灵活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员坚持理论学习、参加组织生活。紧抓春节、农忙等集中返乡节点,开设“返乡课堂”,集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能等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下培训35次,参训流动党员900余人次。依托政务服务大厅、驻包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9个,覆盖党员近1300名,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
搭建平台载体,广泛开展流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引导流动党员力所能及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活动。实施“引凤还巢”工程,聘请优秀流动党员担任“家乡发展顾问”“招商引才专员”,鼓励其为家乡引荐项目人才。2024年以来,各旗县区积极搭建“建言议事”平台,召开返乡座谈会45场,流动党员累计提出意见建议130余条。招引10名在外致富带头人回村任职,引进市场主体8家,带动232人年收入增加近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