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北京市怀柔区:在职党员“回家报到” 助力城市文明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5: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北京市怀柔区创新推动1.9万余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回社区(村)报到,通过“亮身份、比奉献、做表率、解民需”的生动实践,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核心驱动力。

认领“第一楼门长”。把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怀柔区深入探索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工作,开展了体制内人员回社区争当“先锋户”、任“第一楼门长”工作。“先锋户”需践行“十个带头”职责清单,从城市文明知识宣讲到公共空间维护,从规范停车到垃圾分类,每一项都标注着党员的责任坐标。而“第一楼门长”则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居民服务员”等多重角色,开展敲门行动了解居民需求,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维护楼门环境卫生等。这种“先锋户示范引领+楼门长精准服务”的机制,通过党员下沉网格、融入基层,有效激活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回家报到”常态化。在怀柔,“党员E先锋”平台发布的“10+X”岗位清单,成为各社区在职党员发挥特长的“服务菜单”。“10”类基础岗位涵盖政策宣讲、环境维护、文化服务等共性需求,“X”类特色岗位则精准对接社区“一老一小”、矛盾调解等个性服务。这些活动不仅通过微信群“打卡晒服务”形成比学氛围,更让在职党员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除了各社区结合实际常态化开展活动外,怀柔区还从区级层面统筹发布“绿色使者”“安全生产进社区”等12大主题活动。2024年以来,怀柔区已举办活动1000余场次,3万余人次在职党员走进网格,以“多元共治”理念激活基层服务“一池春水”。

家门口议事贡献好办法。为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强大合力,怀柔区探索了社区“周五议事会”“小板凳议事会”等多元主体议事机制,吸纳在职党员、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普通群众及诉求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并邀请党政机关、商户和社会组织加入,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周五议事会”固定每周五下午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由在职党员、居民代表、商户代表等组成的“议事团”围绕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议题“面对面聊、实打实议”。“小板凳议事会”则更灵活,社区工作者和在职党员带着折叠凳深入楼门院,把会场设在居民楼下、凉亭里,收集“加装电梯”“充电桩安装”等“急难愁盼”。为确保议事成果落地,怀柔区沿袭区级领导干部包联街镇机制。按就地就近、便于工作原则,建立机关党组(党委)包社区、机关党支部包小区、党员包单元门的精准帮扶机制,对36个社区进行细致划分,指导机关党组织签订《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职责任务告知书》,在职党员签订《文明承诺书》,明确各包联党组(党委)单位的牵头与配合职责,清晰界定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切实协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六个最美”评选掀起服务热潮。最美社区、最美单元门、最美社区工作者、最美在职党员、最美机关党组织、最美商户……怀柔区通过开展“最美奋斗者”争先创优评选活动,定期评选“六个最美”,激发全区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带动全区20万人次在职党员向所在社区报到,在全区掀起了文明实践浪潮。活动覆盖全区36个社区、73个机关党组织、550余名社工、4800个单元门、1.6万名在职党员及2万个商户,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参与网络。评选采取“自主报名+社区推荐”双渠道,通过居民代表评议、实地考察等环节,累计评选出40个“最美社区”、2979个“最美单元门”、201家“最美商户”、131名“最美社区工作者”及752名“最美在职党员”。对获评对象,怀柔区实施“物质奖励+政治激励”双保障: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将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至所在单位,作为选人用人参考。

怀柔区委组织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社区延伸考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党(工)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过程中,将干部在社区的日常表现作为重要考察内容,以此激励党员在社区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良好风尚。结合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日常表现,配合上级党组织在党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时提供考察意见。此外,区纪委将专项行动纳入监察体系,并制定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专项行动监督重点任务清单》,通过定期督查和及时提醒,确保责任单位切实履行职责。

如今,怀柔区73家机关事业单位、16个镇乡街道、10家国有企业的1.9万余名人员常态化回社区(村)报到、服务基层成风尚,其中回社区报到1.6万余人,通过服务社区、融入网格、示范践行、影响带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这场跨越机关与社区的“红色接力”,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北京组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