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探索流动党员“两地双向共管”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08:54
来源:学习时报

张家口市宣化区驻北京大栅栏流动党委立足首都核心区特殊区位,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作用发挥弱、服务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创新实施“两地双向共管”模式,通过织密组织体系、搭建作用平台、深化两地联动、融入属地治理,打造了一支守护首都平安、服务家乡发展的先锋队伍,被北京市西城区委誉为“流动的红墙卫士”,为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与超大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织密组织体系,破解管理难题。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性强、管理难的特点,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组织网络,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建立“1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组织架构,将党组织延伸到各个经营网点。根据党员从业特点划分专业党小组,实现分类管理、精准服务。二是强化动态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通过走访调研、信息比对,及时掌握党员流动情况,确保管理精准到位。三是优化服务保障。线下通过“红墙卫士服务站”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线上开通“红墙微课堂”,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和政策信息。累计服务流动党员30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150余件。

搭建作用平台,激发队伍活力。围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打造多样化实践载体,让流动党员在服务他乡、反哺家乡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是设立示范岗位。经营门店统一悬挂“红墙卫士示范岗”标识,公开承诺安全经营、诚信服务。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活动,示范岗门店成为核心区商圈的“信用名片”。二是组建服务队伍。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根据队员特长分为帮扶互助组、应急处突组和政策宣传组。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累计开展活动2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380余件。三是投身重大任务。建立重大活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在重大活动保障中,累计组织2000余人次参与安保任务,得到属地部门高度认可。

深化两地联动,促进资源共享。立足“连接京张、服务两地”定位,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实现服务他乡与反哺家乡有机统一。一是建立共建机制。推动宣化区与北京大栅栏街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宣化区基层干部来京挂职锻炼,开展“走进核心区”学习交流活动,促进两地治理理念和方法创新。二是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北京优质企业赴张家口考察投资,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协助家乡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组织企业赴张北考察农产品,助力“大好河山·张家口”农产品品牌进京。三是培育乡土情怀。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建立宣化籍在京人才信息库。通过政策宣讲、项目推介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组织“家乡行”考察活动,增强在京党员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融入属地治理,实现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地处首都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属地治理体系,实现自身发展与属地治理的深度融合。一是建立响应机制。创新“街社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模式,制定快速响应流程。组建专业巡防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属地部门反映情况,协助处理各类问题。二是参与平安建设。配合属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重大活动期间增派巡逻力量,加强重点区域值守。三是强化典型引领。总结提炼“红墙卫士”工作经验,多次获评北京市、西城区、张家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非公党建示范点”等荣誉。

张家口市宣化区驻北京大栅栏流动党委的实践表明,新时代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服务保障,才能把流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使其成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这一经验对于各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