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组织强则军队强

——怎么看提高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08:43
来源:中国军网

人民军队序列中有一支连队,它诞生于黄麻起义,参加过百余次战役战斗,先后被授予“战斗模范连”“胜利连”“军事过硬红四连”等7个荣誉称号,这就是陆军某旅“强军精武红四连”,新时代我军第一个用“强军”命名的荣誉连队。为什么历经岁月洗礼荣誉始终熠熠生辉?该连“对党特别忠诚、军事特别过硬、作风特别顽强、支部特别坚强”的优良传统给了我们答案,其中“支部特别坚强”这一条起着引领作用。

组织强则军队强。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作用、组织聚合效能,切实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

为什么说党的力量来自组织、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来自组织

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重视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军克服千难万险、战胜敌人的法宝。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处于一盘散沙时,是没有力量的,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党从建党初始就高度重视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首次提出“组织系统”概念。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在于有一亿多名党员,更在于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如果说党员是党的“细胞”,那么党组织就是直接联系、管理党员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畅通有力,每个“细胞”就能充满活力,我们党就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严密的党组织体系,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新时代以来,我军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各级各类党组织的体系结构、类型设置、职能配置等也必须相应进行调整优化。全军要牢牢扭住党组织建设这个基础和关键,构建起与新的领导指挥体制相衔接、与新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相匹配、与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相融合的党组织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制胜优势。

为什么要强化党委(支部)统一领导、集体领导

《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支部)工作规定》明确,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确保党掌控部队的重要制度。这一制度主要包括党委(支部)统一领导、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分别明确了党委(支部)在部队中的领导地位、领导原则和决策的执行方式。实行统一领导的实质,在于确立党委(支部)在部队中的领导地位;坚持集体领导的实质,在于集中集体智慧、保证正确决策。新时代强化党委(支部)统一领导、集体领导,就能确保党组织决策的科学性和指挥部队的高效性。

党委(支部)统一领导、集体领导具有显著优越性。77年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将国民党南线精锐主力歼灭殆尽,为我军胜利渡江和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为什么我军能在短短66天时间里,以60万击败国民党军80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央军委决策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总前委成立后,及时正确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战略思想、作战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根据战况的变化,协调中原、华东野战军的作战行动,统筹领导战区党政军民的支前工作,临机处置战役进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全胜提供了可靠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坚持党委(支部)统一领导、集体领导,有利于集中智慧、经验和正确意见,有利于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我军一切工作都必须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一切重要问题都必须由党委研究决定,决不允许个人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是强化党委(支部)统一领导、集体领导的重大原则。当前,有些同志对什么是统一领导、什么是集体领导、什么是首长分工负责,理解得不够准确全面,在制度执行上变形走样。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处理好发扬民主和正确集中的关系,优化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加强重大决策咨询评估工作,加强党委领导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查,提高党委议事决策质量。

党组织如何提高抓备战打仗能力

备战打仗是军队的主责主业,也是党组织的第一要务。能不能把练兵备战这个指挥棒立起来,把战斗力建设这个重心落下去,把战建备各项工作统起来,是对各级党委班子责任能力最直接的检验。

党组织提高抓备战打仗能力,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备战打仗各领域和全过程。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回望这场“气多”战胜“钢多”的战争,党的坚强领导直达前线、直达坑道、直达官兵,成为砺战激气、胜敌一筹的关键所在。现代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对党的领导和各级组织领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强化对重大军事行动、重大项目建设等的集体领导,强化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全面领导,完善落实议战议训制度,加强对备战打仗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推动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

党组织提高抓备战打仗能力,关键是补齐部队党委班子领战抓建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备战打仗重要决策指示,归正工作重心、立起向战导向,纠治和平积弊、聚力练兵备战,部队实战化水平和打赢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从实际情况看,有的党委班子领战抓建还有差距。各级党委作为部队抓备战打仗的主心骨,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强敌对手,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严肃认真、深入扎实钻研现代战争,紧扣“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固强补弱,开展作战体系短板弱项攻坚,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把实战要求落实到练兵备战方方面面,努力建打仗型班子、带打胜仗部队。

党组织提高抓备战打仗能力,需要靠制度机制来保证。历史一再证明,有了党的领导,才有革命的军队;什么时候党委领导备战打仗有力,什么时候就方向正、人心齐、劲头足,部队就能团结一致打胜仗。现代战争呈现出明显的总体战、混合战特征,我军体制编制发生重大变化,党委领导作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要求创新党委领导作战模式机制,完善落实议战议训制度,优化突出主责主业的党委考评体系,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强练兵备战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

为什么说管党治党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

管党治党责任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关键要害。我们这么大一个党,有着光荣的历史、伟大的成就,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如果各级党组织不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扛起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管党治党责任是党章明确赋予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党要管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在1962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党要管党”重大命题;党的十四大,首次把“从严治党”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首次提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首次明确“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这反映出我们党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规定越来越明晰。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党章明确规定的责任要求,坚持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管党治党要求一贯到底。

有权就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问责。《军队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通过明确问责标准、严格问责程序、强化结果运用,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到事,进一步释放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必须用好问责利器。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科学问责,既防止问责乏力,又防止问责泛化,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激发广大官兵干事创业积极性。

(执笔:胡伟、姜凯峰、范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