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浙江安吉探索组建乡村微组团片区

组织联建聚共富合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6:0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套票卖得火,村里民宿入住率上升,土蜂蜜、笋干也成了‘抢手货’!”最近,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村民们兴奋极了。这不仅体现着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更映照出该县15个乡村微组团片区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

  今年以来,安吉县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组建乡村微组团片区,通过组织联建,以项目集中连片、资源优势互补、乡村抱团协作为主线,让80个行政村打破行政壁垒“手拉手”,116个经营类项目落地生根,2614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达8000元。在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安吉正持续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

  打破壁垒 统筹布局

  “马家村的永安寺塔有千年历史,古城村的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适合做研学体验,安城村的古城墙能挖掘文化故事,可以把它们串起来,让游客体验更好。”今年5月,在安吉县大鲁家片区的联席会议现场,镇村党员干部、文旅专家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为片区发展出谋划策。

  这正是大鲁家片区推出“国宝一日游”套票的开始。这张套票,巧妙地将递铺街道9个村的文旅资源串联成线,以片区整体形象对外运营,显著提升了吸引力和经营收益。

  面对乡村资源分散、力量单薄的困境,安吉县将组织联建作为微组团发展的首要引擎。各片区普遍建立了由镇街、部门、村庄、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党建联建机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通过建立片区联席会议和轮值制度,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每月牵头召开会议,通报进展、会商难题,将过去‘各扫门前雪’的村庄,凝聚成‘握指成拳’的发展共同体。”安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各片区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差异,安吉县避免“一刀切”规划,指导片区精准定位发展方向。通过统一规划,确定适合片区发展的乡村文旅、户外运动、水域生态等9大特色产业方向,各片区正以整体运营思维对各村资源统一摸排、统一研判、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开发,共享山水、流量、文化三种资源,持续提升乡村资源使用率。

  整合资源 协同推进

  最近,夏阳村的村民邻里中心火热动工。此前,村民邻里中心因要素保障问题陷入停滞,安吉县委组织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召集资源规划局、镇政府等单位现场办公,不仅指导调整建设方案,还追加建设用地指标,让搁置的项目重新“动”了起来。

  通过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形成共同建设的强大合力,安吉县不断完善“乡村排摸、片区会商、组织部把关、部门领办”问题需求征办机制,将项目、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精准投向片区,让村里盼的、项目缺的,都能通过“需求清单”直达部门。同时,坚持挂图作战,将所有在建项目纳库动态管理,每半月调度项目进展,通过集中通报、会议晾晒、亮灯提醒、会商攻坚等方式,加大力度推进项目落地。

  在资源整合中,综合考虑各片区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统筹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业态发展等,不断推动片区的资源从分散到聚合、服务从单一到集成,让各村的小优势汇聚成片区的大合力。安吉县还依托青年入乡,定期开展文旅相亲招商会,推动经营类项目多方共投、合力共发、成果共享。

  产业带动 利益共享

  在六亩桥水上乐园工作的村民高光华,一边引导游客穿救生衣,一边笑着介绍:“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村集体分红,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个水上乐园,是“云上龙王”核心带动片区“资源变资产”的典型案例,由村集体以水资源入股,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60余万元固定收益,还带动40多名村民就业,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入”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安吉县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坚持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受益者”,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收获幸福感、增进认同感。今年以来,安吉县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标,着力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片区发展成果精准转化为村民的共富红利,真正实现“发展一个片区、带动一方致富”。

  聚力产业共营、利益同享,安吉县通过资源盘活、抱团置业、投资入股、青创合作等方式,推动建立权责明晰的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让片区发展成果惠及村、农户、国企和市场主体。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从“项目落地”到“村民增收”,安吉县让乡村微组团片区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金钥匙”。如今,行走在安吉的广袤乡村,处处可见项目火热推进、村民笑意盈盈的场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共富图景徐徐展开。(本报通讯员 陈博杰 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