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3时,广东康洲药业有限公司党员活动室里人头攒动,一场“送技入企”普法教育培训课刚刚结束,授课老师郭少涛作为派驻该企业的党建指导员,正在和身边员工探讨培训内容。“郭老师每个月都来,不仅帮我们梳理党建工作思路,还协调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真是把服务送到了心坎上!”企业负责人廖纯郁竖起大拇指。
揭阳作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汕潮揭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拥有新经济组织超4万家、新就业群体近3万人。今年以来,揭阳市大力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坚持边摸排边组建、边攻坚边赋能,在稳步提升新兴领域组织覆盖率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党建融链强链”项目、新兴领域服务保障“八个一”行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新兴领域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市级示范 镇街兜底
完善教育培训格局
“走进党校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感觉很光荣。”惠来县益寿药业有限公司党员陈巧霞在参加完“基层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示范班后高兴地说。
新兴领域党员流动快分布散、自主时间受限,面对广大新兴领域党员群体,不仅要因材施教,更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针对新兴领域党员教育需求特点,揭阳市通过市级示范、镇街兜底、信息赋能,着力完善与新兴领域发展同频、与党员需求共振的教育培训格局。
强化市级示范,将新兴领域党员培训纳入全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通过举办市级“基层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示范班、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示范带动各地开展新兴领域党员轮训工作。强化镇街兜底,坚持“一镇街一计划,一班次一安排”,针对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及党员等分类制定培训班次,打造“榕树下课堂”“车间课堂”等品牌,确保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全面覆盖、不漏一人。强化信息赋能,依托“粤视会”、揭阳市“百千万工程”远教大讲堂等平台打造特色云端学习库,建立全天不停播的“24小时学堂”,上线《坚持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赋能“百千万工程”》等课程,“一竿子插到底”开展新兴领域党员常态化培训。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助推行业提能增效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只有转化为助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凝聚力、竞争力,才是检验成效的试金石、硬道理。
着眼于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行业发展,揭阳市积极创新链式党建、完善联企制度、搭建赋能平台,有效推动不同层级资源共享、力量整合、发挥作用。大力推行“1+N+X”链式党建模式,先后在玉器、五金、服装等10个产业链建立行业党组织,整合园区企业、科研机构、服务平台等资源,推动240家企业转移入园、改造升级,切实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全面建立两新工委挂钩联系制度,推动成员单位“一对一”联系服务新兴领域党组织,定期走访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各类问题。通过“揭商·围炉荟”“揭商沙龙”及产学研对接会、产业链供需会等形式,推动广大党员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理论授课、政策宣讲、技术问诊,2024年以来共为602家(次)企业协调贷款44.06亿元。
构建暖“新”服务圈
健全关爱保障制度
在揭东区云路镇新桃村“暖蜂驿站”,饮水机、充电宝、微波炉一应俱全。“每次累了就进来歇歇脚,特别暖心。”货车司机杨铭威感慨。
揭阳市围绕服务阵地、关爱举措、诉求渠道等方面多管齐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精准聚焦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关切点、需求点。依托市县镇村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打造159个具有地区特色的“暖蜂驿站”“司机之家”,有效构建“十五分钟暖‘新’服务圈”。实施新兴领域服务保障“八个一”行动,统筹工青妇等部门力量,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员”评选等“暖蜂”活动。依托8个市属行业党委,建立“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三级诉求表达解决机制,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以组织关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本报通讯员 揭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