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重庆市巴南区:“友好商户”为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09: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全市的试点单位,以“友好商户”建设为抓手,吸引全区商户踊跃参加,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错峰就餐等服务,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各界的关爱,切实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党建引领”串联“友好场景链”

建立“工作网”。组建成立巴南区“小个专”及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任行业党委书记,住建委、城管局、人社局等8个部门分管领导为委员,将“友好商户”建设工作纳入2025年度党委重点工作计划,每季度研究审议“友好商户”建设工作配套方案、政策措施,部署工作、通报进度、分析问题、协调任务。建强“责任网”。指导12个市场监管所发挥“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站作用,联合12个属地镇街党委、1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3个友好驿站,集中力量、集成资源、集聚赋能,充分发挥“分级主体负责、条块联动结合、区域动态兜底”党建工作机制优势,激发“友好商户”建设内生动力。健全“服务网”。建立问题反馈机制,精准匹配需求,前期通过走访调研、微信群、座谈会、渝快办“人人都是网格员”小程序等形式收集新就业群体需求;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商户加入“友好商户”,募集商户382家。市场监管部门和镇街干部认真梳理、跟踪解决问题,经过复核、命名后,在渝快办“小哥来了”小程序上分类标记308户“友好商户”具体服务项目和定位等信息。

“数字赋能”绘就“暖新标准图”

“数字赋能”打造高效服务新范式。依托“渝快办”平台构建“小哥来了”服务矩阵,设立“友好服务设施一键上报”通道,推动商户便捷完成线上申报。开发支持4大类型服务标签智能匹配系统,并整合设施信息、实景影像、自动定位等要素,实现社区数据实时关联。管理人员通过“渝快政”端“一刻钟生活圈—群众上报审核”模块,实现申报信息在线审核、服务点位精准落图,全面推动服务设施数字化管理、可视化调度与动态化完善。“规范标准”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制定出台重庆市友好商户参考标准,系统构建涵盖基本条件、服务内容与取消资格情形等三大项目的动态管理体系,明确证照资质、经营信用、场地设施14条具体内容,固化休息、饮水、充电、热饭等9条便民服务内容,建立基于投诉核查、安全事故、违法违规及停业失联等9种情形的动态退出机制,持续提升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出统一的“友好商户”参与标识牌,标识以市场监管蓝色为主基调,融汇配送员形象与“友好商户”“市场监督管理”“服务内容”标识文字,强化公共服务形象辨识度和信任度。“全民参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明确商超、餐饮、药店、维修点等各类具备固定场所的经营主体均可加入“友好商户”。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典型带动的宣传态势,积极引导商户履行社会责任,提升项目知晓度与参与率,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双向奔赴”筑牢“文明新高地”

“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示范带动”全域商户,在巴南区龙洲湾街道万达商圈等经济繁华区域优先培育打造8家“友好商户”样板。“目标推动”全力增效,制定并实施《重庆市巴南区友好商户建设工作方案》。“城乡联动”全面推广,以乡镇(街道)为场域,以经济发达的区域和网约配送员活动活跃地带为核心,推动全区城乡共建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归属感。“动态管控”保障友好活力。“复审核查”评估,联合属地镇街每年对友好商户开展一次复审,建立工作台账,并动态维护。“多元激励”发力,对积极提供关爱服务、获得新就业群体和基层群众公认好评的商户予以表扬激励,纳入网络餐饮经营者“评星定级”加分指标。“实时摘牌”退出,对不符合友好商户建设要求的,取消友好商户资格并予以摘牌。“双向奔赴”提升社会温度。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建设更多“友好商户”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全力提高“友好商户”知名度和使用率,“云端”传播无盲区,在渝快办APP搜索“小哥来了”一键查询周边“友好商户”等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暖心服务设施;“线下”宣讲零距离,就近就便组织实地体验,全力引导新就业群体前往“友好商户”享受便利和服务。

(作者: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谭灵、黄腾飞、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