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个子、戴眼镜,一头干练短发,声音洪亮、语速极快、思维敏捷……这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柴桥人民法庭庭长彭晓晓给《法治日报》记者的第一印象。
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法官到拥有“十八般武艺”的法庭庭长,彭晓晓的法治之路充满挑战与担当。
作为柴桥法庭庭长和第十党支部书记,她始终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推动柴桥法庭先后获评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宁波市十佳政法单位等。
2023年5月14日晚上10点,彭晓晓接到民警求助电话。原来,柴桥派出所接到报案,一名货车司机因运输不慎致多台定制空调受损,物流公司要求赔偿,双方起了冲突。经调解无果,民警启动“矛盾‘金天解’”联动机制,彭晓晓随即通过共享法庭展开线上沟通,平复当事人心情,当事人同意次日现场调解。
次日一早,彭晓晓指导调解员分别询问双方当事人,并仔细查看相关证据材料。经过耐心沟通和释法明理,成功将损失赔偿要求降低,双方相互理解并确定调解方案,这起原本矛盾激烈的纠纷彻底化解在前端。
2023年,彭晓晓以法庭联合街道、派出所建立“矛盾‘金天解’”联动机制,以“随警解纷+共享法庭”为主要载体,组建了“1+1+1+N”工作团队,即“1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1名人民调解员+1名派出所民警+N个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解纷员”,构建起矛盾纠纷响应闭环机制,力求实现今天的矛盾“金天解”。
机制运行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纠纷2500余件,获评市级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平安建设优秀案例等荣誉。
“大家好,欢迎来到彭不红直播间!”熟悉的开场白响起,彭晓晓亮相荧幕前。
在法院工作多年,如何让法律变得可亲可感,是彭晓晓一直思考的问题。2020年11月,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让她决定抓住这个机遇,创新普法形式。
作为党支部书记,彭晓晓带头转换角色,和同事们创立了短视频普法品牌“彭不红直播间”,采用脱口秀、情景剧等形式,讲述法院故事、剖析典型案例。每期短视频时长约3分钟,以“严肃普法、认真搞笑”为宗旨,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系列视频被众多新媒体转载,全网点击量破千万。
与此同时,彭晓晓也随之出圈,这个没有包袱、在普法路上放飞演技的“欢乐喜剧人”,受到广大网友喜爱。
2024年,以彭晓晓为主角的纪录片《彭法官的AB面》,成为最高人民法院与《今日说法》栏目联合推出的“走近一线法官”系列首播节目。
近年来,北仑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逐步形成“豸护未来”未成年人司法工作品牌。彭晓晓大力推进的“因未爱”未成年人心理观护机制便是其中一个子品牌。
2023年,彭晓晓任柴桥法庭庭长后,一串上升的数字引发了她的担忧:近年来,法庭受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数量明显上涨。
彭晓晓认为,光解决纠纷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司法案件中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与保护工作。于是,她牵头创建“因未爱”未成年人心理观护机制,引入第三方公益团队,将心理咨询疏导贯穿审判全过程。机制运行以来,已在55起涉未案件中开展心理疏导64次,向16名家长提出28条家庭教育建议和未成年人关爱提示。
说起彭晓晓,柴桥法庭青年干警孙毅意由衷感叹:“跟着彭庭长能学到很多,她就像是一个无限续航的超人,无论是在审判一线定分止争、在普法道路上创新探索,还是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她用专业、创新与担当,成为指引我们青年干警的那一束光。”(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王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