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记者 方玉瑶)“我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消防安全领域的专业优势,协助社区做好组织应急演练、隐患排查、技能培训等工作,守好居民安全,尤其做好‘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的关爱服务,用实际行动擦亮‘第一书记’这张金字招牌!”8月28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2025年派驻社区、楼宇“第一书记”工作会议,北京亚太银河消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韦安庆的话语掷地有声,赢得阵阵掌声。他即将到古城街道燕堤西街社区担任“第一书记”。
自2022年起,石景山区连续3年从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和“两新”组织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社区、楼宇担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石景山区进一步优化选派管理机制,为新一批“第一书记”履职明责赋能,进一步汇聚基层治理合力,推动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以来,第三批154名社区“第一书记”和首批37名楼宇“第一书记”深度参与全区“智网实格”“品质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工作,在组织建设、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64家单位与社区、楼宇联建共建,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治理联抓,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年来,累计协助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860余次,培育党建品牌39个,协助处理居民诉求560余件,开展楼宇助企活动106次,解决各类民生难题400余个。
为做好今年新一批社区、楼宇“第一书记”派驻工作,石景山区针对性破解人员派驻精准性不够、日常管理规范化不够、关心关爱不及时等问题,从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和纪律、日常管理和保障、考核奖惩等方面细化15条具体要求,让“第一书记”明职责、知方向。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首次向任期考核为优秀等次的“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发送喜报,通报表扬22名表现优异的“第一书记”,进一步激发“第一书记”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会后,192名新一批派驻社区、楼宇的“第一书记”将接过接力棒,用一年的时间再续为民服务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