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呼玛讯 (通讯员 呼组轩)去年以来,黑龙江呼玛县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事察人、实干为要”,将干部考察“探头”设置到风电、机场、招商、产业链建设等经济主战场,着力在项目攻坚一线识准干部。
考察聚焦发改、商务、农业等18个经济部门,精准覆盖重点项目建设“前中后”,具体落实到一线干部。“前”考专业素养,看破题本领。结合项目前期规划,重点围绕设计布局、技术论证等环节,考察识别专班干部政策把握深度、产业研究精度、风险预判准度等。“中”考担当精神,看攻坚锐气。聚焦风力发电、机场建设、招商引资落地等项目推进中的“硬骨头”,明确用地审批、环评制约、征地进度等11个“考察标注点”,对敢闯敢试、主动靠前、一抓到底的干部重点标注、重点培养。“后”考实际成效,看落地成果。设置项目签约履约率、投资完成进度、建设达产速度、产业链带动效应、新增就业等5个量化标尺,为全县重点项目干部建立履职纪实档案,列明负责事项、具体成效与不足。
组建专项调研组,嵌入风电、机场、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项目一线,不发通知、不搞材料,蹲点施工现场,沉浸式观察干部在协调矛盾、应急处置、团队协作中的真实状态和韧劲拼劲,填写“实绩评价参考”。强化组织部门与发改、财政、商务等10个经济主责部门的协同配合,联动纪检、审计数据,结合巡视巡察反馈、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项目信访举报核查等情况,交叉印证干部表现,精准识别其专业能力与廉洁底线。此外,区分专班领导、业务骨干、年轻苗子三类干部,差异化设置“资源统筹”“专业深度”“攻坚锐气”等考察重点,既看在项目、旅游、招商“三线攻坚战”中的关键表现,也看其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贯状态,广泛听取专班干部、项目方人员、当地群众意见,构建立体精准履职画像。
建立重点经济项目实绩档案,动态记录200余名干部季度表现与关键贡献,作为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依据档案数据,新提拔干部中具备经济一线工作经历的占比达44.44%。根据考察识别结果,优先将懂产业、善协调、能啃硬骨头的干部配置到项目关键岗位,3名干部被纳入发展新能源专业干部库,调任重用1名干部到旅游项目建设重要岗位,安排1名干部到通用机场重要管理岗位。同时,发挥反向鞭策作用,畅通“信、网、电、访”四位一体投诉举报渠道,严防“带病上岗”。并通过列席民生生活会、谈心谈话、群众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干部日常表现,及时发现“无为者”“缺位者”,调整健康状态不佳、冲锋劲头消退等干部。2024年调整不适应项目攻坚要求的干部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