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党建作帆 项目疾航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10:25
来源:农民日报

梅雨季刚过,高温天接续。抢抓“向黑夜要白天、向雨天要晴天”的效率,用好“敢、干、赶”三字诀,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全面掀起干事热潮,前不久在下金山村的整村拆迁中,104名镇村党员驻扎一线,仅用4天完成入户调查评估,29天完成488户1103人整村签约。眼下,各项建设你追我赶,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如火如荼推进的下金山整村拆迁,正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的关键区块。作为华东国际联运港的重要支撑性工程,该项目占地约3000亩,总投资超100亿元,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浙江中欧班列年发运能力。速度背后,是塘雅镇通过抓党建带全局,夯基础强队伍,贯彻落实区委提出的“三到看担当”(到基层、到一线、到现场)干部锤炼机制和“分域晒比拼”(分领域、晒进度、比作为、拼实绩)竞赛机制。

塘雅镇地处金东之心,过去是个仅有约3万人口的传统农业乡镇。近两年,18个省市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于此。机会千载难逢,随之而来的还有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现实考验。通过实行重点任务揭榜挂帅,全镇构建党委书记一线指挥、分管班子一线落实、镇村干部一线攻坚的工作模式,推动项目建设破难开新。

在下金山征迁“大会战”中,村干部率先干、党员示范干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徐有望不仅带头首个签约,还帮助镇里干部做起群众工作。后来,这支党员骨干队伍越来越庞大,成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两年间,全镇完成房屋拆迁25.73万平方米,为项目发展、百姓致富创造了条件与空间。

一切围绕项目干,小乡镇也能干出大事业。与此同时,笃行实干促成长,小岗位也能成就大作为。塘雅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倪涵亚告诉记者,征迁过程中,镇里通过实施青蓝结对,让11名“90后”干部与班子成员结对子,激发年轻人的拼劲闯劲,同时紧扣关键环节,定人、定目标、定任务,以“晒”促比、以“拼”争先,一线考察、一线识别,让“干”成为塘雅铁军的鲜明标识。

走进金漪湖科创智造产业园,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和低丘缓坡。如今要论最能代表金华的科技中心,一定非此地莫属:金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等众多高能级科研平台相继落地,一块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呼之欲出,这里正全力打造国际科创示范城、浙中城市中轴线、青年创业活力谷。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乡村建设同样迎头赶上。今年以来,塘雅镇锚定区委提出的“拓宽‘全域共富路’”的战略部署,打出“一‘稻’奔富”的镇域共富品牌,以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的党建联建模式,扎实推动一批共富项目落地见效。目前,全镇3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其中一半超过100万元。

此前,塘雅镇大力推进的万亩方项目已显现出规模效应,通过垦造、旱改水等举措,与周边数个项目相贯通,形成1.4万余亩的连片耕地。站在30米高的观景台上俯瞰,阡陌纵横,宛如巨大的绿盘。有了这一基础,农机作业便具备用武之地。去年,这片万亩田园完成作物种植近2.2万亩,带动70多名农民就业。

在横山村,葡萄即将上市。村党支部书记金美新告诉记者,通过在大棚上头加盖遮阳网,里头增设保温层,地头再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不仅可以提前约20天上市,品质亦能有明显改善,富民效应十分显著。今年,村集体专门拿25亩地的大棚作示范,让老百姓实打实看到效益后,再来带动全村900多亩葡萄园升级换代。

“‘三到看担当’锤炼硬作风,‘分域晒比拼’激发强动能,以党建推动项目攻坚,反映了我们发展的决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塘雅镇党委书记吴磊表示,将继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推动传统乡镇系统裂变。数据显示,2023年,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亿元,同比增长了42.4%。(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