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广州: “民心之尺”丈量整改进度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14:3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报广州讯 (通讯员 穗祖轩)“现在一个号3天内都有效,省时省力又省钱,真是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聚焦群众关切,近期,广州在就医方面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医疗服务,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广州以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推进“民生微实事”为抓手,坚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查找民生堵点,共办理“民生微实事”项目5.06万个,整治破解民生难题,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利民之举、惠民之策。

全市各级党组织对近年来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反映等情况进行梳理排查,作为查摆问题重要来源,逐一列出清单、台账管理、定期过筛、动态销账。

“以前东坑桥很矮,下雨就过不去,重建东坑桥,人人都欢迎,但进度一直不理想。”从化区城郊街道城康村村民陈泽修介绍。针对危桥重建进度慢等突出问题,该街道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推动工程如期完工。“现在下雨天再也不犯愁了!”陈泽修欣慰地说。

着力解决小区电梯故障频出等问题,开展老旧小区电梯维修项目,让居民幸福感有效提升;瞄准群众“带娃难”痛点,推进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建设,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持续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进校园、进社区服务,将岗位推荐、职业指导等送到群众家门口……小切口、实举措、准发力,广州将一个个“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一幅幅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

民生实事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你们觉得这个民生项目是否办到了心坎上?”“这个项目是否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过程是否扰民?”“项目成效如何,是否满意?”在广州,“四个是否”是一个个“民微观察团”最常问的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作风建设检验标准,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以“民心之尺”丈量问题整改进度,着力推动作风顽疾清仓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