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考准领导干部政绩观

及时扶正纠偏鼓干劲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14:1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报济宁讯 (通讯员 李成吉 闫语林)“干部政绩观考察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政绩观,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我们不断完善考察机制,坚持在阶段性工作和关键节点上识别领导干部政绩观是否有偏差。”近日,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白静在干部考察培训会上说。

近年来,兖州区紧盯干部政绩观偏差问题,在干部调研中着重了解干部政绩表现,加强多维识别、政声研判、监督纠偏,确保“画像”精准,有效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优化完善干部常态化调研识别机制。建立组工干部旁听重要会议(活动)制度,推行干部工作实绩台账“日志式”管理,同时,在经济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通过列席旁听、谈话征询、实地走访、下沉项目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考准摸清干部工作实绩。目前,累计旁听全区重要会议(活动)32次,开展蹲点调研95次,为干部调整动议提供参考依据。建立干部监督“微提醒”机制,对照《政绩观偏差具体表现清单》,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领导干部,先后发放“微提醒”告知单49份。

将政绩观评价贯穿干部考察,把前期掌握的领导干部政绩观表现分析情况作为重要参考,同时对照干部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情况,“双管齐下”考准干部表现。考察中,坚持开展“五必谈”,多角度听取党委(党组)书记、分管领导、派驻纪检干部、同事下属及服务对象的综合评价,确保把真抓实干、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对政绩观负面反映比较集中、存有偏差苗头的,及时做好扶正纠偏。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个别谈话400余次,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政绩突出的干部120人。

开展“新官理旧账”“政声人去后”评价,对新任职领导干部着重了解推进重点工作、化解遗留问题表现,对离任领导干部着重了解任职期间政绩观、工作作风及一贯表现。对政绩观不正、打“糊涂仗”、搞“花架子”、当“太平官”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并视情进行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