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台山讯 (通讯员 黄少盼 钟荣华)“没想到在异地他乡,我还能走进党校参加集中培训,感受到家的温暖!”日前,流动党员王锦兰参加完在广东省台山市委党校举办的“正作风树新风”专题培训班后,感慨道。为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近些年来,台山市结合新一轮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依托党群阵地提升流动党员报到纳管、学习交流、暖心服务等保障,助力流动党员融入“第二故乡”。
在依托全市镇村党群服务中心、网格服务站基础上,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城中村、业态丰富人员流动频繁的商圈、企业众多职工聚集的园区设置流动党员报到点,构建流动党员家门口“15分钟服务圈”,“线上+线下”联动发布流动党员“召集令”,公布报到站具体地址与联系方式,方便流动党员快速“筑巢安家”。“过去村(社区)经常反馈流动党员报到流程手续不知道怎么处理,还会有流动党员反映基层党组织‘拒收’的问题。”台城街道的党务干部梁艾芬说。为破解流动党员报而不纳、纳而不管的突出问题,台山市将流动党员线下、线上报到程序相结合,捋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流程,制作流入(出)党员管理工作流程图,通过建立制度明确程序实现流动党员高效纳管。各村(社区)指定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作为联络员,架起“连心桥”,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线上+线下”方式,与流动党员保持沟通,实现学习开会必通知,重要节日必慰问,诉求困难必上门,让“异乡客”感受组织关怀。
依托市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城南、城北、城西3个“乐家园”阵地设立党员共享活动室,推出党员共享活动室学习套餐,除理论学习外,还将时政热点、红色观影、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其中,供乡镇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动党员点单学习,自2021年9月推出党员共享活动室学习套餐以来,服务党员超6000人次。流动党员平日忙于工作,进党校学习机会不多,去年以来,台山市紧抓节假日契机,市镇两级党校围绕党性教育、作风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联动举办普通党员进党校轮训班,已为5000名普通党员集中“充电蓄能”。此外,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余热”,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引用身边人、身边事“小切口”讲述百年党史、党纪法规、党史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流动党员送上“理论大餐”近50场次。
实施“家门口就业行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定期推送职业岗位。对工作不稳定、处于待业状态的流动党员,村(社区)党组织主动登记求职意向、期望薪资等信息,为40多名流动党员精准送岗。针对不少乡镇流动党员进城陪读的实际,环南社区搭建“富民工坊”,联动人社部门推出“妈妈岗”等特色岗位,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聚焦流入城区的老党员中60岁以上群体占比近七成的特点,推动各社区积极引入“健康合伙人”,定期组织开展义诊服务;设立曲艺室、书法馆等活动阵地,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聚焦流动党员子女成长需求,镇(街)公益学堂专设名额,提供作业辅导与兴趣培养等服务;村(社区)关注留守儿童精神陪伴,积极认领“微心愿”190余个,用心用情守护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