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市委组织部部领导带队,组建6个调研组,开展包联调研
●聚焦突发事件、专项工作,抽调骨干组建调研组,开展即时调研
●以不带组织意图、不设职务岗位为前提,开展无任用推荐
●开展差异化分析研判,对调研发现的优秀干部,分层分类建档建库
本报衢州讯 (通讯员 衢组轩)“自征迁工作动员会以来,我们3天完成调查摸底、分户丈量、房屋丈量、人口核实等工作,7天完成52户农户土地征迁……”近日,在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项目浙江衢州市衢江区横路办事处征迁现场,衢江区征迁干部向衢州市干部调研组工作人员介绍工作情况。
近年来,衢州市围绕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开展干部无任用调研,既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又注重了解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通过基层一线听口碑、攻坚现场看表现、工作岗位察实效,分类建立优秀干部储备库,将调研结果综合运用于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切实把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
由市委组织部部领导带队组建6个调研组,每个调研组分片包联1个重点发展区块和若干个市级单位、重大项目、招商组,通过列席党委(党组)会议、经济形势分析会、重点项目和重点指标推进会等方式开展包联调研。调研组聚焦GDP、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季度有侧重地调研了解干部作用发挥情况。此外,聚焦突发事件、专项工作,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抽调相关业务部门骨干力量,组建调研组,深入一线开展“短平快”即时调研,实时掌握干部表现。比如,围绕衢州综合保税区申建专项工作,市委组织部组建调研组走访牵头部门、项目现场,通过列席调度会、跟踪工作进度、项目现场纪实等形式,即时掌握80余名干部表现。
调研过程中,注重数据信息采集,全量归集干部在重要任务推进、重大平台建设、重点指标完成、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决策落实等方面表现情况,梳理汇总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督查通报、奖惩“五类”监督信息,日常收集分工文件、业绩信息采集表等,形成干部职责、实绩、短板“一本账”。此外,以不带组织意图、不设职务岗位为前提,开展无任用推荐,确保调研有的放矢。
为增强调研结果的公正性、可靠性,根据不同部门、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分析研判。对经济部门干部重点分析抓指标、抓招商、抓市场、抓项目等情况;对乡镇(街道)干部重点分析乡村振兴、发展民生、夯基固本等方面抓落实情况。对“一把手”重点分析政治站位、政绩观、抓班子带队伍情况;对集中交流干部、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重点分析履职状态、思想动态等情况。去年以来,先后11次开展分析研判,通过当场亮数据、摆事实,形成单位画像88个、重点干部画像312个。
“分析研判时,注重结合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管理服务对象以及密切相关基层群众意见,结合网络舆情、信访反映、问题线索等情况,全面历史辩证地分析显绩与潜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公正作出结论,每半年形成一个综合研判分析报告,长期跟踪了解干部履职绩效,为市委选人用人提供参考决策。”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处处长占北文介绍。
对调研发现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分层分类建档建库,予以重点跟踪关注。目前,市本级精准储备、动态保持近期可用干部50名左右、适合中期培养干部150名左右、可长期关注干部300名左右。对调研发现的专业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好的干部,个性化开展培训赋能、墩苗历练,通过搭建上挂下派、揭榜破难、专班攻坚、党校学习等平台,加速成长成才。将调研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等次评定、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成熟度高、能独当一面的,及时给予激励。去年以来,根据日常调研情况,及时奖励在综合保税区申建、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集体30个、干部13人,提拔使用市管干部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