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讯 (通讯员 曹孟冉)针对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重复考、多头考、留痕考等问题,去年以来,天津市宁河区打出“指标瘦身+差异考核+强化运用”组合拳,实现基层减负与聚焦中心工作的“双赢”。
宁河区将原有“绩效管理+专项考核”整合成一项综合考核,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统筹设计“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双引擎”指标体系。同时,对原有多级指标逐一研究,删除重复性、过程性、标准模糊的留痕类指标,按照引领性、关键性的要求归并、优化,调整后仅保留二级指标,指标精简超过80%。
科学设计“考卷”,创新建立“共性+个性”指标库,防止“一刀切、一锅烩”。共性指标将实体经济发展、民生兜底保障等纳入高质量发展核心框架,权重占比接近三分之二。个性指标围绕“惠民福区”“生态立区”等战略,增设农村环境整治、树文明新风等特色指标,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效能。依据新制定的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完善考核体系,对经济大镇(街道)上调经济发展类指标,为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生态小镇”另辟赛道,将指标调整到环境改善、农文体商旅产业融合升级方面。
“差异考核机制让考核‘活’起来,区直部门主要考改革创新、深化攻坚,园区主要考经济发展,街镇主要考民生保障,考纲内既有重点、又有侧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泮成说。
同时,宁河区将考核结果与短板提升、干部选用结合起来,做实考核后半篇文章。组建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发改统计、财政商务等重点牵头部门和数据核算部门组成的专业帮扶团队,通过“指标穿透分析—问题会商诊断—精准施策改进”靶向帮扶考核落后单位,督促整改提升。截至目前,帮扶团队已对30余家单位上门提供“定制化”指导。树立依绩择人鲜明导向,在班子建设上,对排名靠前的班子成员优先提拔使用;对排名靠后、攻坚能力薄弱的班子实施“一班子一策”动态调整机制。去年以来,调整领导班子成员369人次,新提拔干部81人次;职级晋升57名,重点向“六大行动”“六大攻坚战”等全区中心工作中担当干事的干部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