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党员志愿者——像蒲公英一样扎根社区

——贵阳市南明区全面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1日 13: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背景

为破解党群关系不够紧密、服务群众不够深入、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贵阳市南明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前谋划、创新举措,全面开展“蒲公英•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榜样传递在社区”的良好氛围。

当前,社会上对党员干部有这样一个说法:交通条件改善了,却离群众更远了;学历层次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信息手段先进了,却与群众沟通少了。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作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做好对流动党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党员的管理和服务?这些都是摆在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

南明区是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辖区共有19个社区服务中心 ,涵盖146个居民委员会。南明区通过组织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党员, 邀请发动辖区公共户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进城务工人员党员等不同类型的党员到社区报到,引导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认领”相应的志愿服务岗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全区到社区报到的各类型党员已达11264名,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5753个。2013年6月活动正式启动以来,《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贵州日报》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先后刊登南明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新闻、图片、综述材料等160余篇(次)。特别是,2014年6月9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在第8版专门推出整版专题予以报道。

做法

(一)全面吹响党员“集结号”,辖区党员齐进社区。一是党员领导带头报到,机关单位集中组织。省委、市委和区委领导带头到社区登记报到,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召开“辖区党员到社区报到”动员大会,下发文件要求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必须到居住地或工作地社区报到,领取活动证、填写回执单,交由单位党组织统一留存,对未提交报到回执的,作严肃处理。要求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定期抽检党员活动证志愿活动记录。二是全社会广泛邀请,积极发动社会党员参与。全区19个社区统一设立报到窗口和报到服务点,规范“岗位说明—登记办理—信息录入”的报到服务流程。社区工作者采取“上街、入户、进门”的方式深入居民院落、沿街铺面、企业厂区、商务楼宇等邀请公共户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党员到社区报到,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分类分批组成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综合考虑报到党员的意愿、特点、专长等,设定了公益活动、专长服务、结对帮扶、就业支持等7大类服务项目,并制定细化服务流程,让党员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志愿服务。比如,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员倪钧在收到二戈寨社区邀请后,组建了一支爱心义诊服务小分队,为辖区的低保户、残疾人等提供义诊。三是创新报到方式,有效拓宽党员报到渠道。统一印制“南明党员先锋”标识,在社区门口安装“欢迎党员到社区报到”指示牌,印制“致辖区党员的一封信”邀请函,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南明区辖区党员到社区报到”网站,制作“党员报到”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便捷地实现在线报到。充分整合社区现有的厅、室、站点资源成立“党员集结站”,统一标识、规范制度,做到服务有场所、上墙有内容、接待有前台。

(二)开展志愿服务“先锋行”,贴近群众争办实事。一是划定“党员责任区”,把党员培养为“群众领袖”。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南明区将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全部编入582个楼栋党小组, 将楼栋党小组设为“党员责任区”,实行党员承诺制,要求党员做到“邻里互助活动第一时间参加、居民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劝解、楼院小区美化第一时间支持、安全稳定隐患第一时间报告、群众关注问题第一时间反映、社区急难特事第一时间配合”的“六个第一时间”要求。党员自觉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在群众中一呼百应的“群众骨干”、“群众领袖”。比如,遵义社区党员莫翠英编入解西小区党员责任区后,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平时遇到群众矛盾就主动劝阻化解纠纷,逐渐树立起群众中的号召力,成为维护小区和谐稳定的“老大姐”。二是设立“党员奉献日”,每月一个活动主题。将每月第二个周六设为“党员奉献日”,围绕南明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靓丽南明提升工程”和“平安南明提升工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分别开展了清洁打扫卫生死角、美化小区环境、爱心帮扶困难群众、温馨家园建言献策、安全巡防院落值守等主题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今年端午节和儿童节来临之际,全区党员发起了为孤寡老人捐赠1000个粽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捐赠1000本书的“两个1000”募捐活动,仅1天时间就超额完成了捐赠任务,多余款项还为辖区4所民办学校配备了“党员爱心书屋”。三是开展“组团”式服务,让活动持续规模化。将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分类分批组成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由社区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项目认领、人员调配和跟踪回访。每月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在社区服务大厅公开,“排档期”、“组队员”,将活动持续规模化。目前,南明区涌现出“党员律师会客厅”、“大院妈妈”、“刘航工作室”等126支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其中,贵州宏立城集团党委262名党员组建了“花儿志愿者”服务团队,在湿地公园、居民小区设立3个“志愿服务岗”,定点开展维护绿色生态、关爱困难群众等活动。

(三)做扎根社区的“蒲公英”,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一是围绕需求导向,让服务取得实效。通过摸底调查,全面建立“党员人才信息库”和“群众需求信息库”,将群众需求张贴在社区服务大厅,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认领。群众按需“点单”,党员“接单”服务,双向匹配的“供需”模式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针对性,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比如,油榨社区将“爱心家园”公示栏设在居民小区,组织党员开展与孤寡老人结对、给困难居民安装照明设施等帮扶事项的集中认领;新华社区根据群众反映的困难需求,邀请幼儿园党员教师舒敏开展“学龄前儿童家长心理辅导”讲座,解决50多名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二是志愿服务积分反馈制,党员身份亮出来。要求党员开展活动时必须佩戴党徽,贴上“南明党员先锋”标识,并随身携带《党员志愿者活动证》。社区网格管理员如实记录党员活动开展情况,实现积分动态管理,并向受帮扶的群众了解活动反馈意见,每季度向党员所属党组织反馈。党员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形成“党员好不好,群众是主考,党员干没干,群众说了算”的群众评议党员风向标。今年七一,充分结合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区直机关评选了20个先进党组织、74名优秀共产党员,极大鼓励了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三是以实践历练党性,向“全天候党员”转变。全区各级机关单位和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支部与社区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支部党员长期开展帮扶活动,努力实现“八小时党员”向“全天候党员”转变,引导广大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在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中抓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比如:宏宇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党委雪铁龙店党支部与云关乡云关村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为真正带动村民长久致富,义务组织村民子女到技校学习,并在公司开展实习锻炼,党员师傅手把手开展教学,先后提供了37个实习锻炼岗位。

成效

“光荣啊!党员志愿者,多像那蒲公英把爱传递,访贫问苦,急人所需,要把关怀撒向大地……”,一曲由三名老党员自发创作的《党员志愿者之歌》在南明区广为传唱。参加志愿服务的共产党员,就像一朵朵蒲公英,扎根社区,融入人民群众中,殷勤奉献、无怨无悔。通过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南明区搭建了党员直接服务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历练党性的平台,党群干群关系、党员作用发挥实现了“由远变近”、“由浅变深”、“由虚变实”的转变。

一是搭建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平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将党员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极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架起新的桥梁。党员志愿者通过帮助群众解决发生在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用自身行动感染群众、温暖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可亲、可信、可敬的共产党员形象,有效打通了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激励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身份作表率。党员划入“党员责任区”,开展承诺、示诺、践诺,从“8小时党员”向“全天候党员”转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时刻警醒党员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作好表率作用。

四是党员党性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充分历练。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考评机制,让“党员服务进社区、作用发挥进社区、监督管理进社区”,拓宽了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渠道,促使党员在活动中锤炼自身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探讨

南明区的实践表明,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提升党员党性教育,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活动开展中发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深化推进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

基层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准社区不同主体的利益结合点、感情共振点、群众兴奋点,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主动邀请驻区单位党员参加,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增强社区意识,使驻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让辖区党员习惯“单位下班,社区上班”,努力形成互动双赢的局面。

(二)加强统筹领导,深化区域化党建。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发动好包括驻区单位在内的各类组织和单位,使本来分散于社会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党员,在社会层面形成参与城市各项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形式内容。坚持因“人”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报到党员所从事职业、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个人意愿,建立社区党员联络站、文化活动小组和各类业余爱好协会,组建各类党员志愿者队伍,搭建好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使党员自觉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辖区党员社区表现定期考察反馈机制,社区党委每半年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表现情况、考评结果,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各级机关把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作为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号召辖区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要多为困难党员排忧解难,让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