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卢永根院士(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拳拳爱国、鞠躬尽瘁的党员
卢永根出生于香港,11岁时,日寇占领香港,他回到广东老家避难,谁料想,故土也遭铁蹄蹂躏。
亲历国土沦丧,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红色血脉在卢永根心中悄悄生长。1949年8月9日,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8月9日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他将入党日当作自己的生日。
新中国成立前夕,卢永根受党组织派遣,在广州领导地下学联,迎接广州解放。
“对祖国的命运自当不能袖手旁观!”他如是说。
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即便罹患重症,他也咬牙坚持在病房中参与组织生活。他说,“虽然我现在疾病缠身,无法自由地行走,但是,我的意识是清醒的,我的牵挂是不变的,我的信仰是坚定的!”
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校长
卢永根(中)在水稻试验地指导博士研究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20世纪80年代,时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卢永根冲破重重阻力,破格晋升了八名中青年学术骨干,成就“华农八大金刚”的传奇。
面对国外物质利益的诱惑,卢永根毫不动摇,为国效力的赤子之心牢牢扎根。
在他的帮助与号召下,青年学生发愤图强,海外学子学成归国,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无悔的热血青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在对学生的演讲中,卢永根化用诗句,深情表白他最爱的祖国。
他的话就像一束火苗,点燃了万千学子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振兴中华的热情如潮水般澎湃激荡。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卢永根殚精竭虑,独具伯乐慧眼,为我国农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身劳苦学、两袖清风的教授
卢永根心系苍生饱暖,带领团队完成恩师丁颖未竟的事业,保存了具有特色的野生水稻基因库,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等新观点。
为寻野生稻种,他乐此不疲地翻越千山万岭。年迈的他拄着拐杖,被学生搀着,一步一挪地向上爬。每当发现野生稻,他便开心得像个孩子。
锈迹斑斑的床、修修补补的收音机、老式的台灯……走进老人的家,仿佛回到上世纪。 出门,他挤公交、换地铁,绝不凭身份搞特殊;吃饭,他拎着饭盒,在食堂和学生共吃一锅饭,吃得一粒米都不剩……每当看到有学生剩饭,他总是忍不住提醒:“多少株水稻才能出一碗米饭?”
对待身后财产,卢永根脱口而出一个“捐”字,与他心照不宣的妻子,回应坚定不移的一个“好”字。
夫妻俩将祖传的昂贵商铺赠予罗洞小学,并把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880余万元尽数捐给母校,成立了鼓励后学的基金会。
2017年3月21日,卢永根、徐雪宾夫妇二人签字捐赠880余万元。(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布衣院士”卢永根干干净净地走了,他的赤子丹心令人动容,先生“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的自勉之声振聋发聩。
入党七十载,他赤脚耕耘,担起兴农报国的时代重任;治学七十载,他泽润后辈,撑起教育强国的民族脊梁。
英雄如星辰般陨落,祖国大地金浪翻滚、稻花飘香。
整理:王珂园、实习生陈月婷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