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九天揽月 筑梦苍穹

——载人航天精神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国利 黄一宸 杨雯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4日 14:07
来源:2024年第2期《党建》杂志

20世纪60年代,美苏等世界大国间的太空角逐日趋白热化。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新中国成立后最困难的时期,国民经济日益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起步,直到1992年9月21日,该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此后30多年间,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历史性地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先后将20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重大飞行任务30战30捷的辉煌战绩,全面建成了中国空间站,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这一东方奇迹的内核,正是从奋进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四个“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特别能吃苦

“5、4、3、2、1,点火!”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0号指挥员的口令声响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上空,尾焰自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底部喷薄而出,霎时荡开滚滚热浪。

为确保任务安全,人们大多在1.5公里开外观看发射。唯有一棵特别的“观众”,立于距发射塔架仅50米处。这是一棵榆树,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工作者口中的“树坚强”。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24年里,它通过了每一次“烤验”,17次见证夺目的尾焰化作远去的星芒。

“树坚强”是树,更是和它一起扎根戈壁的几代航天人。

1958年,一列闷罐火车行驶在中国西部,所经站牌都被草帘子遮得严严实实。车上载着的是从朝鲜战场秘密归国“执行特殊军事任务”的第20兵团将士。“航三代”柳晗的爷爷柳焕章、奶奶张淑娟也在其中,他们的任务是在荒凉沉寂的戈壁滩里修铁路、建机场。直到两年后,大伙才知道,他们正在建设的是中国首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柳焕章夫妇和战友们吃沙枣、喝碱水、睡帐篷、住地窝,不曾有一句怨言。没有大型机械,他们就手拉肩扛,把一根根枕木、一条条钢轨铺设到位,仅用两年多时间,便在茫茫戈壁中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小时候,爷爷经常把我搂在怀里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柳晗回忆说,那时,爷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干航天,就得敢于牺牲”。

对戈壁里的人们来说,“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脉相承。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

柳晗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见证他出生、成长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祖辈一样投身中国航天事业。初为人父时,柳晗天天工作加班加点,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女儿,以至于被他轻轻一抱,孩子就会“哇哇”大哭以示“抗议”。在这哭声中,他真正理解了当年爷爷奶奶公而忘私、牺牲小我的无私无畏。如今,望着已自由奔跑的女儿,柳晗眼含笑意:“虽然未来的路要靠她自己走,但是我还是希望她能把东风航天人不怕吃苦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如今,“树坚强”旁边,又长出了一棵“树小强”。绝境中迸发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特别能战斗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长征二号F遥五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质变的时刻到来了。

自此,杨利伟的名字与“中国首飞航天员”紧紧相连,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成为飞天第一人,付出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

1998年初,包括杨利伟在内的我国首批航天员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没有捷径可走、一切以最高标准为尺度的飞天之路。

此后5年间,杨利伟夜以继日,不断向着优秀航天员的目标发起冲锋。

在离心机训练中,杨利伟坐进8米余长的圆筒里,开始接受时速100公里的高速旋转考验。随着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至8个G,他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整张脸只见前额高高突起。训练椅左侧有一枚红色按钮,航天员只要按下,便可以随时叫停训练。但是,5年中,杨利伟从未触碰过这枚按钮,不仅如此,至今3批航天员,没有一人喊过“暂停”,他们以顽强的战斗意志,熬过了上百次缺血眩晕、胸背受压、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一次次突破着人体极限。一位航天员母亲在看过孩子的训练视频后,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说:“不看了,不看了!”

而这,只是航天员八大类百余项训练科目之一。

通过全部训练后,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取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傲人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最终被确定为首飞梯队首席人选。

中国航天员,一次次拼搏,一次次出征,将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带入苍穹。他们,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相连,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连,书写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特别能攻关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忠勇无畏的航天员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保驾护航。即使航天员安全性指标已经高达0.997,但依然要确保不带任何隐患上天,“严而更严、慎而更慎、细而更细、实而更实”的要求,已经融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血脉。

中国航天人有个独创的名词——归零。

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接连失利之后,痛定思痛的航天人总结出了质量问题归零“双五条”,即以“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为内容的技术归零标准和以“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为内容的管理归零标准。

有了归零,才有了这次紧要关头时的绝地反击——

2021年5月19日夜,海南文昌发射场亮如白昼,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在即。

距发射不到3小时时,发射指控大厅突然陷入沉寂:一个压力值参数异常,已经不能满足发射指标要求。

这枚火箭能否成功发射,关系着中国空间站“天地运输走廊”能否顺利搭建,更关系着后续载人航天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不少网友守着直播等到次日凌晨,却等来了官方宣布发射推迟的消息。一时间,猜测纷纷。

此时,距下一个发射窗口只剩9天时间,一切归零。

5月的海南,室外已是酷暑难耐,而长七火箭内部,却是零下183摄氏度的低温。为了摸排故障,试验队员一次次从50厘米见方的舱门钻进箭体,在“冰火两重天”间来回穿梭。

研制人员同在一线承压奋战,通过大量的仿真试验模拟箭上状态,分析故障模式,进行故障复现。

时间后墙还在不断迫近,型号队伍24小时连轴转,无暇顾及休息,争分夺秒完成问题定位。

25日,归零工作接近尾声,天空湛蓝,云朵洁白。

29日20时55分,天舟扬帆,向升空一个月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送去了“首批礼包”,“太空快递”迎来了高光时刻。

崇高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这种精神促使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大跨步向前,在30多年间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稳定运行的飞天奇迹。

特别能奉献

载人航天战线上,有一种浪漫,叫作“你在前方喊调度,我保障你的声音传到各个点号”。

故事的主人公,是“天宫神八哥”杨彦波和他的妻子马媛媛。

杨彦波很早就出现在公众视野中。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正在进行,当直播镜头扫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时,坐在调度台上的杨彦波外形出众、口令利落,迅速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天宫神八哥”。

与杨彦波的“台前”身份相反,马媛媛长期坚守在通信传输岗位,在“幕后”保障任务顺利执行。

他们的相处模式,是近在咫尺的“异地恋”。

“虽然我们都在中心工作,也都在一栋大楼里,可有时候好几天连个面都见不到。”提起妻子,杨彦波满是愧疚,“她在楼下,我在楼上,有时候坐电梯经过她那层,其实只要拐过去就可以看看她,但是我几乎没怎么去过,也怕影响她工作。”

对此,马媛媛表示出充分的理解:“我们知道彼此都奋战在载人航天战线上,这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就要携手面对,并肩前行。”

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进入空间站阶段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增加到14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名科研工作者。

“实施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深有感触地说。

大协作不是“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齿轮咬合般的齐心协力。每逢重大任务,来自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等系统的数以万计的航天人便各自坚守岗位,共筑安全保障坚实防线;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家人,则默默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一次,杨彦波问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爸爸去太空里执行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你会怎么办?”儿子想了想,回答道:“见义不为无勇也,爸爸你去吧!”

虽然,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系的灭顶之灾只是科幻情节,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几代人间责任、勇气、奉献的传承,每天都在真实地上演。

辉煌意味着新的起点。如今,“天宫”已全面建成,中国航天人的目光也投向了38万公里外的神秘“月宫”。随着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不再遥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绽放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作者分别系新华社记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五所党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