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这是刚刚闭幕的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制定的未来五年蓝图。
早在一年前,保定已经拉开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序幕。通过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和实施民生实事升级计划,保定完善产业基础,改善城乡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8月20日,保定市第三批17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77亿元,涉及22个县(市、区)、开发区。从产业分布上看,公共服务项目占26.9%,传统制造业项目占24.6%,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23.4%,基础设施项目占19.3%。面对产业发展新趋势,保定以服务首都、对接北京、联动雄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医、车、电、数、游”等重点产业,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0公里距离、41分钟高铁车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以来,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田剑在这条路上已来回奔波了5年多。“5年多来,我亲眼见证了保定市儿童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田剑说。
借鉴这一模式,保定市在现有基础上优化调整全市医疗资源布局,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机遇。目前已有105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80多家医院开展合作150多项。
承载着群众热切期盼的20个城中村改造安置区,日前在保定市主城区集中开工。去年8月份,保定市委、市政府启动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品质为先的城市标杆。截至目前,首期17个村12个安置区建设稳步推进,二期29个村20个安置区全面开工。73个城中村拆迁全面完成,带动了社会资本介入的原49个城中村更新发展,到2023年保定再无城中村。
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说,城中村改造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人民至上、政府主导、公开透明。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规划、最好的施工用于安置区,把最好的房子、最好的配套、最好的环境交给群众,推动农村变社区、洼地变高地、农民变市民,改出城市“新颜值”、发展“新空间”、生活“新品质”。
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归根结底是要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创新保障机制,严格考核管理,是保定市推进各项工作的“金钥匙”。
依托市委社情民意办、政务服务热线、网信办、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渠道,保定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热点问题,广泛收集线索。按照“小切口”原则,除市、县两级每月25日前各筛选出10件民生事项,下月100%办结外,市直、县直重点单位以及乡镇(街道)都要量化指标,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变化、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13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