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漯河讯 (通讯员 梁晓峰 代继英)截至11月底,河南漯河市1269个村集体经济已全面“清零”,年收入突破5万元的村956个,占比75.3%,集体资产超亿元的村达9个。这得益于近年来全市实施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党组织发展活力的“双增”行动。
党建引领,为村级集体经济“补钙壮骨”。市级层面制定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党支部+群众+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联合体”。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作为对全市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依据,对集体经济强村党组织,市委优先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过硬党支部等称号;对没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发展目标任务的,乡镇工作实绩考核、乡镇党委书记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多元发展,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探索创新增收模式,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形成了以飞地经济、龙头带动资产出租、资产入股、土地托管、靠大联大、服务创收、乡村旅游、电商带动、光伏发电等为代表的可复制、低风险、稳收益的村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为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提供了样板。临颍县集中规划建设的5个园区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每年每村增收5万元。
阳光监督,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持续实施以明权清单化、用权规范化、监权透明化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漯河”建设,建立完善村财乡管、集体经济财务公开制度,接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民主监督,防止集体经济成为村干部的“小金库”;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对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扶持资金保值增值;建立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机制,联合纪检、政法、财政、审计等部门,对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行离任审计,确保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