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的杨春燕,觉得现在“动力更足了,干劲更大了,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要争分夺秒地干”。
杨春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熟悉杨春燕的人都说,她践行宗旨、竭诚为民,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肯吃苦、敢担当、善作为,是一位“女汉子”。
用杨春燕自己的话说:“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就有成就感。”
1、担当作为
抓经济、抓环保毫不含糊,搞旅游也是“一把好手”
2019年5月19日,第九个“中国旅游日”,为期3天的中国旅游日宁夏分会场暨“黄河金岸,水韵吴忠”文化旅游节在吴忠圆满落幕。履新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不足4个月的杨春燕,总算舒了一口气。
这是宁夏第一次把中国旅游日的分会场设在首府银川之外的地级市吴忠。同以往相比,活动也在宁夏创下多个第一:内容丰富,囊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亮点频闪,将旅游与文化、体育巧妙融合;惠民力度大,吴忠市所有旅游景点免费对外开放;参与人数多,吸引近7万名群众参与。
在杨春燕的同事、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旅游科负责人汪茂看来,之所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都是拼出来的”。他说:“活动准备阶段,杨局长忙工作有时错过了吃饭时间,她就让爱人送一个饼子。”
做旅游,杨春燕有想法、有经验。2015年12月,杨春燕从吴忠市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一职,调任青铜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分管财政、国土、旅游等工作。
青铜峡市旅游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境内黄河大峡谷、黄河楼等风景名胜闻名遐迩。但开发不足、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旅游业一直不温不火。
听到这些话,杨春燕心里很不是滋味。“搞旅游,一定要结合地域和文化特色,得有激情。”说干就干,她抓住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的时机,主导顶层设计,根据青铜峡的特色,规划“黄河岸边、稻花香里、贺兰山下”三条旅游主线,打造“印象黄河·彩虹之上”文化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阿迪力挑战黄河大峡谷、“鲤鱼跃龙门”黄河排沙节等文化旅游品牌节庆活动,大大提升了青铜峡市的知名度。
成绩是最好的证明:2017年,黄河楼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青铜峡旅游逐渐被各地游客认可。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杨春燕搞旅游是一把好手,抓经济、抓环保更是毫不含糊。当时,青铜峡市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杨春燕马不停蹄跑遍青铜峡市的企业、农村社区,摸情况、找问题、谋良策、寻良机。她提出,“要引新改旧、腾笼换鸟。”结合青铜峡市实际,杨春燕主动带队外出招商引资,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陆续落户,累计落实资金140多亿元。
随着一件件难题迎刃而解、一个个新项目落地生根,从2016年8月起,青铜峡市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向好发展态势,连续两年获得宁夏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
2017年7月,杨春燕调任青铜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青铜峡新材料基地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身兼数职,杨春燕比以前更忙了,“有时中午吃完午饭就往新材料基地赶,不占用工作时间。新材料基地化工、冶金企业多,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杨春燕同志就一家企业、一家企业调研做工作。”吴忠市委宣传部干部、曾在青铜峡市委办公室工作的韩雪刚说。
想办法筹措资金建园区污水处理厂,所有企业污水处理统一进入污水处理厂再排放;实行网格化管理,园区所有干部、科室对应负责园区企业,24小时值守……很快,园区形成了重视环保的良好氛围。
2、注重调研
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不如到基层一线去找答案
杨春燕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周5个工作日,一般在办公室最多两天,其余3天就往基层跑。“在办公室不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到了现场办法会自然而然出来。”
在青铜峡市工作的3年时间,她跑遍了全市83个行政村,有的村还不止去过一次,可以说熟悉每个村的情况。“同富村水表有问题,村民吃自来水不方便”“甘城子村有几户农户浇水困难”等,每次调研回来,她的笔记本上总是密密麻麻记着一些群众反映的事,提醒自己要盯着落实。
青铜峡市委常委、陈袁滩镇党委书记马波说,开会时她不念稿子,就拿着笔记本说问题,这是通过扎实调研得来的。“一次,她说陈袁滩镇城乡接合部的某个位置有三车建筑垃圾。我一听就愣了,心想‘不会有啊’。会后我们抓紧去了解,一了解还真是有这种情况,马上做了清理。”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必须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宗旨,真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杨春燕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宝塔菜学名甘露子,适宜在松软的沙土地种植,常用来制作酱菜;其含有水苏糖的成分,可做药用胶囊。陈袁滩镇沙坝湾村位于黄河岸边,种植宝塔菜已有20多年,但受技术、规模、市场等影响,种植面积不大、深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通过调研,杨春燕了解到,当地群众种植宝塔菜的积极性高,纯收益大大高于当地粮食作物,对增收很有帮助。但也存在管理成本高、深加工缺技术人才等问题。
“去年仅种植宝塔菜这件事她就来我们这儿调研4次,还提出了好建议。”马波介绍,比如,调整种植结构;优化陈袁滩镇酱菜大赛方案,挖掘当地懂手艺、会制作的本土人才;在宝塔菜的药用价值上做文章。
“今年我们把种植面积从3500亩扩大到5000亩,联系对接北京的企业正在推进,这有利于我们农业结构调整。”马波说。
沙坝湾村村民韩宏建今年种了3亩宝塔菜,他算了一笔账:亩产量2500斤左右,按每斤价格3元计算,每亩收入7500元,纯收益能高出粮食作物好几倍。
青铜峡市小坝镇先锋村,近年来因每年举办大青葡萄采摘节而远近闻名。走进村民王生跃的地里,他正和老伴儿一起给葡萄“掐条”。阳光下,一个个葡萄架整齐排列,一串串葡萄青翠喜人。
“过去卖葡萄得去城里,先骑自行车,后坐班车,一天下来卖百八十斤。现在到村部后的综合市场,甚至在地里就把葡萄卖掉了。每年的采摘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多得很。”王生跃笑着说。
这些变化,杨春燕的调研起了一定推动作用。2016年,她发现可将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农事体验及农民增收充分结合,为大青葡萄采摘节增添许多新内容。“市场建设已经立项,要快速推动先建起来,解决葡萄的销售难题。”
“这几年,有了市场,收获季节大批商贩主动上门对接,葡萄远销北京、兰州、西宁等地,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了。”小坝镇党委书记沈云霞说。
3、落细落实
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把工作做细防止流于形式
一辆满载砂石的卡车强行穿过限高栏,砂石洒落一地。这一幕恰好被下乡调研的杨春燕看在眼里。“停车。”杨春燕跑到车跟前喊。
“你是谁?为什么拦我的车?”卡车司机看到车前面站着一位妇女,急忙踩刹车。“你不用管我是谁,你的车拉满砂石,超过限高且超载运营,又不遮盖篷布,还污染了环境。”
卡车司机面带怒气下了车。当旁边的人告诉卡车司机对面的人是青铜峡市委副书记杨春燕时,一下子就软了:“您能不能放我这一次?”杨春燕不依不饶:“大家都这样拉砂石,交通安全怎么保障?环境污染了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要依法依规办事啊。”几句话把卡车司机说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处罚。
从严要求,把工作做细、做具体,是杨春燕的一贯作风。沈云霞清楚地记得:2018年春节假期,杨春燕与市委办的工作人员到镇上检查值班情况。“假期主要领导要值班,但当时我没在办公室,在单位餐厅帮助协调解决一位群众的实际困难。”
杨春燕直奔沈云霞的办公室,没找到沈云霞,当即拨通了她的电话:“云霞同志,你在哪里?请发个定位给我。”沈云霞把定位发给了杨春燕。“没想到两分钟后,杨春燕赶到手机定位的这个地方,见到我和群众在餐厅,她才放心。”
“自我要求严,才能以身作则;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把工作做细,才能防止流于形式,更好地把党中央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杨春燕说。
7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15届运动会在吴忠市奥体中心举办。记者采访的几天,正赶上本届运动会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杨春燕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每天需要做的工作满满当当。
工作多、时间紧,为防止遗漏一些事情,杨春燕随手带一个笔记本,把当天要做的工作一项一项写下来。“我早上5点多就醒了,然后把工作事项写在笔记本上。”她说。记者看到,6月29日,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列了近30件待办事项。
宁夏冠深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吴忠市奥体中心的运营。该公司副总经理方其林介绍,为做好运动会会务保障工作,需要购置一些体育器材、部件。“我们拉出清单,打报告给市文旅体局,杨局长立即派人先检查,看器材用在什么地方、哪个地方需要安装、是不是为了运动会,属于必须购置的,按照政府采购流程,公开招标。然后三方再签订协议。”
“杨局长做工作非常细致、严格。这样做就是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方其林说,运动会进入最后筹备阶段,杨春燕为了节省时间,时常晚饭就吃一盒盒饭,然后继续干工作。“做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担当的品格、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
4、怀德自重
“有党纪国法,有制度规定,谁都不能违反”
熟悉杨春燕的人都知道,她怀德自重、公私分明。
69岁的王兰花,是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发起人,曾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跟杨春燕打过多年交道,对杨春燕的大公无私、公私分明有切身体会。
2015年底,听到杨春燕要从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调到青铜峡市任职的消息,王兰花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买了一盒茶叶送给杨春燕。“没想到,她又托人送了回来,并转告我‘王大妈心意领了,但礼品不能收’。”王兰花说,她人正直正派。
王兰花与杨春燕的相识,是在6年前利通区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王兰花在会上发了言。“发言受到杨春燕的关注,会后她找到我说‘听了发言很感动,我们一起把志愿服务做好。’”一句话,给王兰花增添了信心,也成为杨春燕不变的承诺。
利通区各乡镇、各机关单位的兰花志愿服务队先后授旗,多方协调活动资金,志愿者人数越来越多,活动丰富多彩,志愿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在利通区工作时杨春燕主动帮我们想办法、出主意,支持我们发展。我们有困难就去找她。捐款献爱心,她也总是冲在前头。”王兰花说。
一次,青铜峡市陈袁滩镇唐滩村的王继明身患重病,家庭困难看不起病。王兰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杨春燕,“她说王大妈,我们赶紧发起捐款。说着,她就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塞到我手中。后来募捐到1.3万元,使王继明及时得到了治疗。”金星镇裕西社区居民郭淑琳也是一名志愿者,她说:“杨春燕很热心,我们发起爱心捐款,她不仅自己捐款而且还发动单位同事捐款。”
“人不以规矩则废。”杨春燕不但要求自己怀德自重、公私分明,而且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一次,她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有个亲戚的事能不能办一下,杨春燕一听急了,问:“你是不是收人家东西了?”
“没有,你已经给我们说了,我们不会收的。”电话那头,母亲很肯定地回答。
“有党纪国法,有制度规定,谁都不能违反,没有商量余地,你就别管了。”说完,杨春燕挂了电话。虽然让母亲吃“闭门羹”,杨春燕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但在“公”“私”之间,她毅然选择了“公”。
当然,杨春燕并不是没有“私心”。这种“私心”是对同事的关心,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的爱心:当“红娘”,给青年干部介绍对象;同事家庭困难,母亲生病住院,她自掏腰包2000元,托人送去救急;听到在清华大学读研、到西藏拉萨支教一年的大女儿说当地学校条件艰苦,她决定捐款5000元。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我现在有工资,也是党和人民给的,吃不缺喝不缺,需要为人民做更多实事、好事,为这份荣誉增光添彩。”杨春燕说。
(本报记者 王昊魁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