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的干部在全区11个镇(街道)开展“水体清淤 环境清洁”双清大行动。 |
近几年,浙江的发展总引来人们的艳羡: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2017年末,浙江将消除所有劣Ⅴ类水,在水环境治理上将领先全国……这些成绩“天上掉不来、大风刮不来”,而是由一支敢于攻坚克难的浙江“铁军”带领大家干出来的,有一支干在实处、敢闯敢拼的“狮子型”队伍,浙江才能捷报频传。
但另一方面,队伍里也有患庸懒散“机关病”的干部。“就像一副对联所讲:上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来落实’?”浙江省领导告诫干部们:“尸位素餐不得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管党治吏不断从严,一些地方又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和谐”现象。
“随着改革纵深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于是,一些干部攻坚克难的意识淡了,有难度的不愿干、有风险的不敢干,总想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睡觉。”浙江对这类干部批评起来毫不留情。
这类干部“旧患”“新病”并存,严重影响着整个干部队伍的健康,危害无穷。问题面前,务实的浙江开始自我反思——
目前,各类改革进入攻坚期,推进改革,哪一项不需要狠抓落实、敢拼敢闯的干部?难题当前,办法只有“实干”一条路。提高干部效能,已成为浙江发展的内在要求,迫在眉睫!
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以上率下带动整个队伍跑起来,卷起裤管往前冲
其实,对于干部的效能建设,浙江早已开始采取对策。
2004年,浙江为改变机关作风,制定了“效能建设‘四条禁令’”——严禁擅离岗位、严禁网上聊天炒股、严禁中餐饮酒、严禁在办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四条禁令”务实且可操作性强,推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之后,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行为,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浙江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各级机关和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系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转变机关作风、强化监督机制、严格考核奖惩”等措施逐步走向深入。
近年来,浙江又将抓干部效能推向精细化、系统化、制度化。自2013年起,浙江创新建立的“全省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制度(基层称之为“书记夜考”),就是关键措施之一。
一个省的干部这么多,具体该如何抓?浙江给出形象比喻:羊领导的狮群打不过狮子领导的羊群。抓干部队伍,关键在抓好“一把手”。
“一把手”那么多,为何要将焦点对准县委书记?
“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院长朱俊瑞分析,浙江建立全省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制度,通过抓好“一把手”来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效能提升。
“书记夜考”怎么考?
记者调研发现:交流会通常每季度开一次,省领导班子和89个县(市、区)的县委书记以视频会议形式聚在一起。每次有10位县委书记依次“上擂台”,每人6分钟汇报该季度以来的工作推进情况,相互比成绩、讲方法、提目标。随后,由省委书记做点评发言和主题讲话,提出工作要求和阶段性目标。
“参考”的书记讲什么?
“每次会议的主题控制在3至4个,聚焦中央和省里的中心工作。这个会不是务虚会,不需要他们谈认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说:“讲五六分钟工作实绩的真话,比讲一大堆没用的、正确的话更有意义。”
选谁来发言,浙江坚持不搞平衡、不搞轮流排队,凭实绩说话。“17次会议的主题都不同,但串起来就一个字——干。”浙江省领导如此总结交流会:“我们希望借此营造‘表彰先进、鞭打慢牛’的氛围,让大家都动起来。”
“书记夜考”是否调动了县委书记们的积极性?
“交流会是省里的一招‘妙棋’,县委书记们在平台上‘大打出手’、相互比拼,省领导则是‘坐山观虎斗’。”开化县委书记项瑞良言语幽默。
“来发言的,都是干得很好的!”这是上下形成的共识。
“干部们发言的劲头很足。长时间发不了言,背后整个干部队伍也会坐不住,他们会问:下一次是不是该我们上了?”东阳市委书记黄敏说:“为了争取发言,没有捷径,就是‘干’!”
擂台比武,自然会分高低。几乎所有的县委书记都表示:交流会带来的压力很大!有时是先进典型给予的无形压力,有时是领导批评给予的有形压力。
“都是同样的资源禀赋,为什么他们县能干得这么好、我们干得不行?”4月17日晚8时20分,第十六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结束,但桐乡市的会场并没有散会。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又和列席的镇党委书记一起作了交流,“标兵当前,不赶上就会落后!我们必须对标先进、奋勇争先!”
交流会不间断地召开,“鼓动”着各个县都动了起来。
“拆违工作很难,但我们的方法是,先从最难的地方开始拆。领导带头先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其他困难再各个击破。”在正拆迁的违章建筑前,戴着安全帽现场指挥的杭州市萧山区委书记盛阅春向记者介绍经验时,言语铿锵。
“领导都带头这么拼,我们咋还能偷懒?”这是不少基层干部的原话。在“一把手”的带动下,上行下效,上下同欲,整个干部队伍也都动了起来。
“为官有为有位子,为官不为挪位子”,让效能建设落地见效
“提高干部效能,我们要在全省树立‘为官有为有位子、为官不为挪位子’的选人导向。”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
如何更好地将“狮子型”干部选出来?
“过去,每个人干多干少,只有处室领导知道,上级领导了解的少。现在有了‘日志式’管理,把工作晒出来,谁干事、谁偷懒一目了然。”浙江省人社厅人事处处长夏春胜说。2015年,浙江在省直机关全面推行“日志式”管理——通过“日考勤、周记实、月对账、季考评、年运用”的方式,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管理。2017年,“日志式”管理将实现市、县、乡机关全覆盖,考核结果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渐渐地,浙江干部发现:在完备、客观的考评机制的支持下,“凭绩提人”成了浙江选人用人的“指挥棒”。干部队伍发生变化了——
“庸懒散”的干部不好“混”了:2014年全省因“为官不为”被追责干部1521人;2015年,全省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1545名;2016年,调整不适宜不胜任干部1133名。
务实肯干的干部提拔重用了:全省以加强好班长好班子好梯队建设为引领,大力选拔敢抓敢管、担当有为的“狮子型”干部,注重使用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式”干部。
“浙江选干部坚持‘不论资排辈’,而强调实绩为先。干部升迁有了盼头,做事积极性自然充分调动起来了。”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蓝蔚青这样评价。
如今,在浙江89个县(市、区)的党政正职领导中,“70后”的比例已超过了1/4。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是他们共同的气质。
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步入新常态,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和能力素质不适应,一些干部遭遇本领恐慌、故步自封,产生了懒政惰政心理。
提高素质,教育先行。浙江狠抓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狠抓各类干部的交流轮岗,力求通过学习、实践两条路,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创造力、决策力、执行力。
“我们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临海市委书记蔡永波说:“除了‘书记夜考’,还有‘人文大讲堂’、党校培训、行政学院干部培训、省委专题研讨班等,都是学习的地方。”
除了课堂上学,浙江还强化干部在基层一线学。“我们选派干部到国家战略举措实施地、重大改革项目、艰苦地区挂职任职,加强干部到信访等复杂岗位一线锻炼,继续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到省直单位上挂锻炼。”车俊说:“干部干事的方法多了,干劲也足了。”
选好、育好干部,更要管好干部。浙江近年来始终以严标准、严措施、严纪律监督管理干部,从严从紧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等你下班,有几个企业的朋友想约你打牌……”
“不行的,别让我犯错误……”
这是记者在开化县采访中听到县房管局某科长接电话的一个片段。“县里列出了12个禁止行为,我们下班后的表现也纳入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这也让大家的社交圈、生活圈清净了不少。”这位干部说。
不独开化,浙江多地都出台了“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考察评价办法”,建立准确识德、全面察德、科学鉴德、举贤重德的考核机制。
对省里部署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干部们推进落实得怎么样?会不会有效能低的干部滥竽充数?浙江针对此也开展了专项督查,深入了解干部在其中的表现,及时撤下畏首畏尾的“鸵鸟型”干部,换上敢冲敢拼的“狮子型”干部。
“领导都在上一线、上火线,其他干部怎敢不往上冲?有为者就有位,大家干事也有动力了,你若还在一边偷懒,就和这个群体格格不入,也会很快被考核制度淘汰。总之,‘不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冲出去,干出一番事业来!’”采访中,龙泉市兰巨乡党委书记练斌的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正是浙江很多干部的心声。
一支由“狮子型”干部组成的浙江“铁军”,将推动“最多跑一次”等各项改革落到实处,使浙江发展继续勇立潮头
锻造“铁军”,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人民。为了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浙江又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效能建设推向纵深。
“最多跑一次”,即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这一要求在基层获得了热烈回应。
在舟山市,记者见到了在六横岛做渔业生意的李老板。他说:“舟山海岛多,出门不方便。之前办理‘参保登记’要到地税局、社保局等部门来回跑,现在社保局里设了地税窗口,我上周只跑一次就办好了。”
“我们要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办事难问题。”车俊说:“浙江现在正是转型升级关键期,更要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以‘最多跑一次’倒逼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最多跑一次”喊出来容易,实现却不易,需要各级部门自我革命。推出改革,底气何来?对此,浙江省领导表示:归根结底是因为效能的提高,为“最多跑一次”提供了人的支撑。
为推进“最多跑一次”,浙江打出了一组组合拳。
截至今年3月底,浙江省、市、县三级政府及其部门已梳理公布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省级单位958项,设区市本级平均1002项,县(市、区)平均862项。
最近,浙江又提出目标:到2017年底,将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力争覆盖80%左右的行政权力事项。
目前,浙江正全力优化政务服务网,让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路。“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办理模式已经在浙江全面推广。通过网上申请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许可事项审计超过70%。对一些无法线上完成、仍需线下办理的,浙江则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
政府效能建设的提高,有力推动“最多跑一次”等改革落实见效。现在,不独群众办事满意度上升,浙江市场主体创设热情也得到了显著激发,通过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措施,实现了单月新设企业2万家,新设个体户3.8万家,同比分别增长53.6%、84.4%。
站在G20杭州峰会会址顶楼眺望,滚滚钱塘江正日夜不停向大海奔去。谁能想到,仅仅十多年前,钱塘江两岸还是荒芜一片。如今,北岸早已成了城市新中心;南岸,数十米宽的奔竞大道上,各式车辆来往穿梭,两旁高楼拔地而起,处处一片奔忙、竞争之态……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8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