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裴春亮(右三)带领党员干部走进大山,听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 |
核心阅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里的党支部,能做些什么?村里的党员,能干些什么?村里的群众,能得到什么?这是摆在每一个农村党支部面前的必答题。
河南新乡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从最初报答乡里,到坚定信念带领党员实干苦干;发动村民修建水库、发展农业、脱贫致富,让裴寨村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记者近日走进太行山脚下的裴寨村,探寻这个基层党支部增强“存在感”的经验启示。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里的党支部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和全体党员的努力下,村民们住上新房子、走上致富路。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支部任务分到人,干群联席会解民忧
水一直是裴寨村脱贫致富的瓶颈:一盆水,家里人轮着用来洗漱;饮用水,要去几里之外挑;种庄稼,基本上看天收获。裴寨村村民的辈分,多是清、海等字眼,盼水盼了几代人。
2013年底的一个夜晚,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怎么都睡不着。裴寨村刚刚建好的水库,到底能不能引来水?没见到水,他心里没底。裴春亮醒来问了一圈,原来好几个党员和村民都没睡。他们便半夜结伴去水渠查看。当看到水终于来了的时候,裴春亮和村民们松了口气:一年多的筹资、规划,曾经差点垮掉的堤坝,好几个月的村民义务出工,终于有了成果。在水库刚刚建好的两年,每当下大雨时,群众往家里跑,党员都往水库跑,生怕水库出问题。
裴寨村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裴春亮回村时,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裴寨村已经有两届没有选出村委会主任,党支部建设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05年,裴春亮被选为村委会主任,2010年4月,担任党支部书记,变化一天天发生:个人投资3000万元盖社区,村民无偿住上了二层楼;创建春江集团,发展建材、旅游、农村金融等项目,解决了多数村民的就业问题……
如今,裴寨村党支部已经有33名党员,党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服务规范。裴寨村村委会办公室主任裴龙德说:“现在每个党员都有自己负责的事务,老党员经验丰富、威望好,中坚党员阅历丰富、考虑周全,年轻党员精力充沛、点子多,遇事冲在前。”
裴春亮一个人,带动了一群党员。在村务公示栏上,每个党员的具体职责、帮带群众、待完成事项和期限要求一目了然。刚刚当选村支部组织委员的张影说:“党支部给每个党员分配了任务,知道了干什么;遇到困难了,党支部集体研究解决,知道了该怎么干。”
裴寨村党支部每月牵头召开干群联席会,由党员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就村里的发展开会协商。5月份的干群联席会讨论了秸秆禁烧、村民求助、党员值班等内容并分配了任务。党员裴海超的主要职责就是调节处理村里矛盾,他说:“干群联席会上群众的评价和反馈,是压力,也是最大的动力。”
从一群人到一方水土
党员探路担风险,推广大棚种植、配套商业富村民
住新房容易,持续增收难。
说起当年回村的决定,裴春亮记忆犹新:“靠我个人能干成什么样,心里没谱。要发展起来,首先得找好帮手。”帮手在哪儿?裴春亮小时候家里没钱,他父亲去世拿不出安葬费用,当时村里党员捐钱帮忙解决了难题。现在,他要回村里带领乡亲们致富,能想到的仍然是村里的党员。
裴寨村原来最高产的就是红薯,却从来没有人做过大棚种植,党支部决定走这条新路、摘掉穷帽子。谁来啃这块硬骨头、谁来担风险?经过商议,几个党员凑了凑钱,做起了最原始的一个大棚。
党员带了头、立了标杆,村民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经过几年努力,裴寨村复垦出600亩土地,建成了玻璃日光温室和钢架低温温室,党员干部发起成立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种植户帮扶带动,并取得无公害蔬菜认证,实现了农超对接。然而,大棚种植并非一帆风顺。两个农户购买了劣质的种苗,西红柿大量减产,几个月就赔了两万多元。在党支部的协调下,经过当地农业部门介入处理,假种子的卖家赔偿了损失。
村里有钱了,配套商业也在逐步完善。裴寨村升级改造了一条商业街,现有牙科诊所、超市、母婴用品、摄影、喷绘等店铺。医学院毕业后的裴志磊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商业街建好了,他回家开了家牙科诊所,已经干了4年,月纯收入5000多元。裴志磊说:“学了牙医能回村工作,放在往常不敢想。乡亲们信得过,工作起来也舒心,幸福指数很高。”
商业街的建成,吸引了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家门口的服务项目增多、生活质量提高,又让裴寨村有了新的吸引力,这种良性循环已经形成。问起这儿的党员有啥不一样?毕业后便到春江集团工作的村民裴上海说:“我们村的党员,给我的感觉更像家里人。办事尽心尽力,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找他们心里很踏实。”
从一阵子到一辈子
公正管事赢民心,优秀村民入党储备“潜力股”
“前几天有几个小孩乱扔垃圾,说了也不听,是不是需要跟家长反映下?”“村口有一片空地,咱们能不能出点钱出点力,盖个小花园”……
夏风阵阵,裴寨村广场上,三五村民在纳凉,你一言、我一句,有表扬感激也有意见牢骚,都是心底的事儿。
“裴寨村的好些点子,就是在聊天中聊出来的。” 裴春亮说,“治村跟管企业完全不同,光靠规矩不行,光靠讲理不行,光靠人情不行。必须要情、德、法并重,才能让乡亲们满意。”
党员“管事”,公正为要。移风易俗、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影响的不单单是十年,而是几代人。
往常办喜宴,有几位村民总喜欢占小便宜,把主家的菜端回自己家吃,被在场的党员出面制止,这几个村民抱怨党员“多管闲事”。等到这几位喜欢“揩油”的村民办喜宴时,也有别人去端菜占便宜,党员同样出面制止了,他们服气了:党员办事,真是一条尺子量到底。
红白喜事是各家的大事。2010年,为了减少喜宴大操大办,裴寨村建了红白喜宴厅,村里喜宴一律都在大厅办,统一标准统一规格。村民裴清丽说:“现在办喜事,少了攀比多了真诚,重要的是心意,不再是场面大小,喜事就该这么办!”
裴寨村党支部还开设了红色课堂,每周定期举办,邀请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讲述党史,并评选村里的模范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群众。在村里的文化长廊,革命前辈拼搏奋斗、村民见义勇为、残疾人身残志坚等事迹随处可见。
在裴寨村文化石上,有一句话格外显眼: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能够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党员威望高了,党支部吸引力强了:目前已经有12个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党支部副书记裴龙翔说:“党支部的工作,就是要想一步、干一步、还要多谋划一步,党员带头干不只是当下,而更在于长远。必须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后继有人。”
如今,裴寨村已经成为新乡市先进群体精神现场教学点和首批红色旅游景点,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裴春亮说:“这么多年来,我就只是做一件事,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同创业、共致富。抓好党建才能凝聚人心,走得更好、更稳,做到乡亲不富誓不休。”(记者 季健明)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