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在“贵州屋脊”书写壮丽青春——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2日 08:59
来源:贵州日报

杨波向记者展示自己第一次下乡扶贫时使用的背包。

互联网时代,边远贫困山区与城市一样能享受互联网的便捷。

挂起作战图,排出时间表,大湾镇海嘎社区实现精准扶贫。

海嘎村也有了自己的网络销售——电商平台。

大山深处的采访。

第三次上海嘎,杨波独自一人走上了韭菜坪。

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贵州最高峰,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就坐落在半山腰上。杨波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

大风呼啸,远山如浪,眼前的韭菜坪已初显“国家4A级景区”的风采,而山腰上的海嘎村,一排排洋楼阁院如珍珠玛瑙般撒落,也不再是昔日的穷旮旯。

6年了,有三次选择离开的机会,杨波却始终没有离开。海嘎,曾经是钟山区一类贫困村,是他心中不变的答案。选择海嘎,意味着远离亲人;选择海嘎,意味着吃苦奋斗;选择海嘎,杨波没有后悔过。

三届驻村,6年坚守,杨波把精力和感情全部倾注进了海嘎村,他帮助群众拔掉“思想上的穷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帮助村子走上产业发展的路子。他用行动,把“共产党员”四个字刻进了群众的心里。

因为成绩突出,2013年,杨波荣获“贵州省同步小康优秀驻村干部”称号,2015年,荣获“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贵州省同步小康优秀村第一书记”称号,2016年,杨波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月被评为“贵州榜样·最美人物”。

“走向实际、走进百姓的心里”

“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

这四句顺口溜,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寨海嘎10多年前的真实写照。1998年,海嘎村才通路通电,“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望天水,一人半分地只能种点苞谷、洋芋和苦荞。”忆当年,村民苦不堪言。

2010年,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了6年的杨波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第一批扶贫工作队,有人不理解:他怎么会选个最偏最穷的地方?

那一年,杨波28岁。海嘎村人均收入1600多元。

阳春三月,咬牙辞别妻子和1岁多正在咿呀学语的女儿,杨波上了海嘎村,当了“第一书记”。谁也没想到,他一当就是6年。

临上海嘎,杨波用荧光笔在背包上写下了“贵州第一村海嘎”的字样,誓言要让海嘎成为真正的“贵州高度”。

可是进村没多久,杨波的热血就遭遇了“冷水”。工作开展不下去。

村民们调侃,“从上面下来个二十几岁的娃娃,能干出个啥子来?”“农村头的事情,他哪点会懂。”

三组罗义薅草时,杨波想搭把手,罗义把锄头一转:“哎哟,杨书记,你们这个手金贵得很嘞,要打脏了哦。”

面对村民的冷脸,杨波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厚着脸皮”继续争取信任。

看见村民劳作,杨波卷起裤脚,跳下田坎,一边劳作,一边和村民“瞎侃”。

镇政府配发的摩托车利用了起来,捎村民、带东西,只要有需要,能够做的杨波尽量帮忙。

村民晏勇重建房子下基础,刚好碰上的杨波二话不说,挑起装满灰浆的水桶就忙活开来。

村民的信任还在争取,接踵而来的“工作推进难”又成了另一盆“冷水”。

“想要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除非你们帮我垫钱还差不多。”

“修厕所才补贴400块钱?400块钱修得了吗?除非你拿1000块钱来还差不多。”

……

太多的“除非”!送到家门口的惠民政策,老百姓不搭理,明摆着的好事,却不要。问题究竟出在哪?杨波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

为了找到症结,杨波挨家挨户走访,海嘎村百果树组有3户人家离村子核心区较远,来去各要3个小时,路也不好。杨波心里堵着一口气,硬是走遍了5个村民组365户,对每家每户家庭情况进行收集整理。

2010年8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征收,杨波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宣传,可怎么苦口婆心做工作,许多老百姓就是不愿意参与,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泥泞的山间道路,皮鞋跟都崴坏了,效果还是不好。 杨波非常灰心,打电话给父亲说了自己心里的动摇。

当杨波把想法告诉父亲,得到的是父亲的质问。这个杨波口中“正统偏执”的乡村老教师告诉杨波:“小波,在哪里工作不是工作?哪样工作不是人干出来的?我们都是农村人出来的,难道这点苦你都吃不了?做事做到头,杀鸡杀断喉,既然选择去了,哪里会有半途而废的。”父亲说了许多话,杨波重新鼓起了劲。

村民董怀忠回忆:“当时他来的时候,我们确实太穷了。连什么是小康都不知道,对发展没什么指望。”

董怀忠所在的“董家院子”,门口的路太过泥泞,下雨时完全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修路的念头董怀忠起了好久。

杨波来了后,董怀忠暗自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第一书记”虽然年轻,但是勤快,人不错,就起“心眼”想跟他提修路的事。一次,董怀忠在路上遇到杨波,半开玩笑地说:“杨书记,你看我们这条路实在是太烂了,你从上头来,想办法帮我们要点项目。”

没想到事情成了。杨波从“娘家”钟山区民宗局申请下来2万元资金。钱不够请工人,杨波就召集村民一起修路。资金有缺口,杨波就和包组干部一家家做工作,又凑了1.8万元。修了一条长700米、宽2米的硬化路,解决了董家院子出行难问题。

那段时间,杨波一心扑在“筹钱”修路上,当妻子打来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叫出第一声爸爸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亏欠妻子和女儿“太多”。眼泪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这眼泪中,有辛酸,也有幸福。

修路期间,有的村民怕占自家的地,撒泼耍赖,好不容易争来的项目,差一点就黄了;环境整治,村民一个个在家中躲懒,门捶破了也不开,杨波和村干部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先干,来慢慢引导他们……

杨波逐渐意识到,海嘎要发展,除了突破交通地理条件限制,更为关键的是让村民搬掉压在大脑中那无形的“大山”,才能真正地拔掉“穷根”。找到症结,杨波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而通过修路这件事,村民开始越来越信任这个“上头来”的“第一书记”,杨波心里渐渐有了底气。

“做好了, 就会留下脚印”

两年的驻村时间过得很快,离开时,董怀忠握着杨波的手不肯放下:“我们记得董家院子这条路是杨书记你来了后帮助修下的”。

回到了原单位,杨波心里却始终放不下海嘎村。第一轮驻村,自己只是摸清了基本情况,两年里为村民做了什么?自己能说得出来的只有那条硬化路。杨波不甘心,带着村民脱贫,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

2013年,又一轮驻村工作开始了,担心单位会另外派人,杨波早早地找到局领导。

“小杨,你家里女儿才3岁,老婆又是一个人在家,还要打工。你一去又是两年,你自己要想清楚了。”

杨波斩钉截铁:“想好了。”

安抚好父母、妻女,杨波再次上了海嘎村。这一次,杨波胸有成竹。

第一届驻村结束后,杨波就思索,没有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一群想干事又能干事的村干部,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现实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协作互助,发动群众,形成发展合力,才能带领大家发展致富奔小康。因此,回到海嘎后,整顿团队软弱涣散成了杨波的第一“要务”。

杨波明白,当时在村组干部眼里,他就是个外来“和尚”,觉得他不会真心实意干工作。为了消除村干部的顾虑,白天杨波主动跟着村组干部一起下队走访,晚上就在村组干部家搭把手做做菜,喝点老土酒,摆摆龙门阵,拉近和村干部的关系。

村里搞建设,需要搬迁二组村民黄流桥家祖坟,谈不下来,杨波和村干部再次上门。76岁的黄流桥倒上满满一碗酒,“杨书记,把这碗酒喝了。”一起去的人来不及阻拦,杨波端起碗一口喝完。酒中见真情,事情很快谈妥,这件事也让一旁的村支书杨二福看在了眼里,对这个“小伙子”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常说,要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在村里工作这几年,我深有感受,如果说一个村贫穷、偏远、产业薄弱、民心不齐等问题是一把锁,那一个有朝气、有战斗力、有号召力的村级党组织,才真正是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杨波在日记里写道。

村支两委开会,村主任杨金成迟到了半小时,按新规定,需要罚款50元,别人都说算了,杨波硬是坚持要按制度办。款罚了,杨波晚上主动去了杨金成家,“杨哥,今天的事情你不要生气。”推心置腹,两人聊到深夜。

慢慢地,通过加深了解,村干部对杨波的认识不断转变。

为了让村支两委班子焕发生机,杨波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规范党支部学习制度、制定两委干部管理办法,要求村干部实行坐班制并纳入每月的考核报镇政府。制度执行起来了,人有效管理起来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随之逐渐增强起来了。

为绘制好海嘎的发展蓝图,杨波带领大家摸遍了海嘎的每个旮旮角角,制定6万余字符合海嘎村级经济发展、旅游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的规划,建立了海嘎小康民情台账。

经过多方奔走,杨波争取到200余万元为村里建起9个种植养殖基地,引进苦荞种植1000余亩,成立“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

咨询专家,利用海嘎高海拔、强日照的特点,引导村民种植脱毒马铃薯和苦荞。海嘎村出产的马铃薯、苦荞品质高、卖相好,已远销贵阳和云南。

为保护好品牌,杨波与驻村队员四处协调,注册了“黔之脊”绿色食品商标,把“土疙瘩”变成了“金元宝”。

借2013年韭菜坪开发建设“4A级景区”的东风,为300余名海嘎村民争取就近务工的机会。

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近300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

看到韭菜坪人气渐旺,杨波又发动村民组建了导游队、办起了农家乐,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

事情一件一件做了下来。2015年,海嘎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230元,是杨波去之前的4.5倍,村里低保对象只剩下11户。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家家户户建起了小洋楼,俨然成为大山里的现代化新农村。

杨波立下的志向,正一点一点成为现实。

“人生一世, 终归要做点有益的事”

海嘎在改变。最让杨波欣喜的是,经过发展,村里喝酒打牌的人在减少,咨询政策、琢磨路子的人在增多。看到别的村寨搞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民也会主动来找杨波帮助申请项目资金;看见韭菜坪得到开发,也有人来请杨波帮忙搞特色种植养殖。

村民罗小平、杨金成、陈二福开起了农家乐;村民王老大、文清山等卖起了羊汤锅和烙锅洋芋;村民陈翠福、晏孝元、熊祥开、张贵兴等开起了小卖部;村民刘富朝、董怀忠、张贵兴、晏朝军等搞起了运输生意……

全村上下的干劲终于调动起来了。

随着景区的开发,海嘎“美丽乡村”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初冬的海嘎,夜晚气温低到甚至零下,“穿三双袜子都抵挡不住脚底的冰冷。”可杨波几乎天天都“钉在”施工现场直到凌晨。

……

一场生死离别,却动摇了杨波留在海嘎的心。

2014年12月12日,杨波的父亲病逝。当天,杨波正在海嘎村组织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活动的嘈杂声淹没了电话铃声,再次接到姐姐杨洁的电话时,杨波依稀听到姐姐说:“弟弟,爸爸走了。你要挺住,快回来。”

一路哭奔160公里,赶到六枝老家门口,杨波竟一步也迈不开腿。父亲就停在几米远的地方,遗体已经盖上白布。杨波恨,自己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这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打击。

父爱如山。杨波怎会不懂?自己也为人父。他深知,在海嘎时自己有多想念女儿。

“小妍凌会走路了。”

“小妍凌会喊爸爸了。”

“小妍凌能自己吃饭了。”

……

听到妻子在电话里说起女儿的每一次成长,杨波又内疚又幸福。而现在7岁的小妍凌,已经会对爸爸说,“爸爸你辛苦了。”“爸爸我努力学习,以后给你钱花,你就不用去上班了。”“爸爸我不骑马马肩了,我太重了,你不要太累。”

和妻子结婚时,没钱买房子,杨波和妻子就寄住在岳父母家隔壁。房子在钟山区郊区一个已经倒闭的洗煤厂旁边,漏水、破旧,妻子一个人把家里的事扛了下来。除了带孩子,还要去私立学校教书补贴家用,自己几年来没有帮娘儿俩补过一次漏水的墙,换过一次坏了的灯泡,妻子想不通孩子还小,杨波为什么要一再去海嘎,常常抱怨,杨波也只能在嘴上安慰两句。夫妻俩磕磕碰碰这几年走过来,杨波心里觉得对不住妻子。

杨波想起自己在海嘎夜晚难熬时,失去信心时,遇到困难时,和父亲一次次的对话。现在回老家,父亲再不会陪自己喝两杯小酒,聊聊近况。

对亲人的内疚和自责,在失去父亲的那一刻,如洪水般爆发。女儿、妻子,还有不久前刚从手术台上抢救回来的年迈母亲,哪一个不需要自己?杨波暗下决定,2015年结束第二轮驻村后,就不再去海嘎。并写好回原单位的申请。

在杨波思想波动的时候,20多位村民代表奔波160多公里来到杨波的老家六枝,为杨波的父亲吊唁,他们欲言又止的眼神,让杨波终不忍离弃。一想到多方争取来的特色民族村落建设、饮水工程、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开发都还没有完成,杨波就感到决不能当逃兵,一定要把乡亲们带出贫困的深渊。

夜深了,杨波走进母亲房间,坐了会儿,起身时,母亲开口:“想去就去嘛,家里不用担心,你爹临终前说了,喊你不要放弃。这也是你爹的遗愿。”说完,母亲别过脸。杨波鼻子一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擦干泪水,背起行囊,杨波再度回到海嘎。

“杨书记回来了!”村民们奔走相告。三上海嘎,杨波有了新的目标,不仅要脱贫,还要带领大家找到适合海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路子,让海嘎村真正奔小康。

6月初,妻子杨晓英第一次带着女儿去海嘎村看杨波。漂亮的路灯、干净的硬化路、好看的小洋房,晓英没有想到自己看到的是一个现代化农村,一点找不到人人都说的穷山村影子。村民们热情地拉着杨晓英烤洋芋吃,刘展英拎着一篮鸡蛋非要她收下:“嬢嬢,感谢你们的话说不尽。”杨晓英红了眼,6年来,丈夫一直在努力,自己还抱怨他什么呢。

杨波带着女儿和妻子一路往高处走,上了韭菜坪。

初到海嘎时,由于基站变压器故障,海嘎村已经很久没有手机信号,实在是想要打个电话了,杨波就只有爬到高处,借一下远处飘来的零星信号。现在,信号畅通了,杨波仍然喜欢爬到高处,因为那里视野开阔,能看到海嘎的全貌,也能看到家的方向。(记者 王淑宜 记者 蒲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