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平在家乡下泉水电站
离休后王杰平在家中读书看报
王杰平和老伴在家中
这是一个践行宗旨、奉献余热、离而不休的革命老区老干部的故事,这是一个对党忠诚、勤于学习、注重家风的老共产党员的故事。
一、光辉历程 硕果累累
1932年农历七月初一,王杰平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访驾庄村一个世代为农的农民家庭。1947年15岁参加工作,16岁入党。1994年光荣离休,在工作岗位上整整奋斗了47年。
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1947年平山的土地改革,他见证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亲眼目睹了获得土地翻身解放的农民如何积极支援解放战争的推进;工作的第二站是中国人民银行,他幸运地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最早的员工。1955年11月调入石家庄地委财贸部,他由一个懵懂少年,迅速成长成熟,成为地委财贸部的骨干力量,他的多篇调查报告和文章公开发表。期间,他撰写的《商业工作的一面红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为维护社会稳定,他陪同财贸部长到灾情最重的赵县下乡,每天四两山药面,与老百姓同吃同住,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
1962年8月调任衡水地区百货公司书记。作为年轻的领导干部,他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特别是1963年衡水遭遇百年一遇大洪水期间,为抢救国家财产,他身先士卒,坚守在最危险、最艰苦的第一线,一度被洪水围困,在四棵大树上度过四个昼夜,直到被海军的冲锋舟救了下来。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强烈地震,衡水的冀县距离震中最近,成了重灾区。灾情发生后,他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4月6日周恩来总理来冀县慰问灾民,他受地委委派到“机场”去迎接周总理,并有幸和总理同在主席台,近距离聆听总理的讲话。连同1959年7月周总理视察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后在石家庄看丝弦戏,他有幸与总理同场看戏,两次见到周总理成了他终身难忘的大事。周总理成了他工作和做人的楷模榜样。
十年文革期间,王杰平和很多领导干部一样受到冲击和迫害,蹉跎了岁月。1970年9月,衡水地革委安排他到深县任县革委生产指挥部副主任,主管财贸工作。他用三个月的时间,骑自行车跑遍了全县34个公社(乡政府),469个生产大队(行政村)。他通过深入调研选树的深县大屯供销社改革试点典型,当时成为全省的标杆,被评为全省“商业改革先进单位”。先后有国家主席李先念、国家商业部、省政府、省财办主要领导前往大屯视察指导工作。河北省委当时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汇报商业改革时,都曾举例和表扬了大屯供销社这个典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调到河北省工商局任企业管理处处长。时值改革大潮初始,思想解放任务艰巨紧迫,王杰平以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敏锐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撰写了《开放农村集贸市场就是好》的调查报告,这个调查报告引起了新华社记者的关注,在记者对王杰平进行采访核实后,很快在新华社大内参上进行了刊发。他还撰写了《恢复和发展城镇个体户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当发展农村个体商业势在必行》等多篇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和观点都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认可采纳。省政府还特地让他参与了重要文件《关于恢复和发展城镇个体工商业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和《农村社员从事个体工商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他主持制定的《河北省工商、农商和不同商业部门之间经济合同管理试行办法》和《河北省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都做为省政府的红头文件下发,施行时间长达十几年。
王杰平工作经历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任副行长、党组成员。机关大了,职务高了,工作责任就更重了。他立即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省分行是文革的重灾区,当时派性严重,许多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工作环境十分复杂。他回忆当时曾说到:“作为16岁就入党的党员来说,我必须对党忠诚,对工作负责。”当行党组其他成员背着他做出重大人事调整时,他不怕得罪人,拒绝签字;当因派性机关整党工作进行不下去时,他当着省委书记的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书记的提问,受到省委书记的盛赞。文革后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情况复杂,他迎难而上,亲自抓领导班子建设。省内各县支行在机构改革时被撤销,房产被“瓜分”,资金上缴了,人员调走了,机构没有了,是王杰平啃了“恢复县支行”这块硬骨头,把全省各县的支行一一重新建立起来。
47年弹指一挥间,王杰平由一个农家孩子,在党的哺育培养下,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将个人命运和崇高理想深深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始终为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奋斗,见证和亲历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光辉历程,也写就了丰富精彩的人生华章。
二、扶贫富民 铸就丰碑
1994年,王杰平光荣离休,这对很多干部来说意味着居家休闲的开始,然而对他来说却是第二个春天的开始。
离休后不像别的老干部在家赋闲,他说浑身还有没用完的劲儿,老想再干些有意义的事。尤其是离休的最初十年,为家乡建设寻求资金,帮助家乡及老区脱贫致富便成了他的生活主题,在扶贫富民的事业中成就了老有所为的更大人生价值。
修了一条致富路
对于家乡的路,王杰平有着特别深刻的感触。平山县的三汲乡是王杰平的出生地,地处平山、灵寿、鹿泉三县交界点,虽离县城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但一条滹沱河、一座黄壁庄水库把这个乡和县城分隔开来,仿佛一道天堑,成了人们出行和交通的阻碍。童年记忆里,王杰平就觉得村南那段路最难走,雨天泥泞过膝,行人都走不出去,更别说百姓的车马;干天泥疙瘩比石头还硬,他曾帮一位老乡推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仍是动也没动一下。在衡水工作期间,王杰平有次回家,赶到石家庄时开往平山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只好等到第二天,然而第二天从石家庄乘班车到平山,步行到滹沱河边时,临时的小木桥拆除了,趟水过有危险,他只好绕行,河滩里哪有路啊,他只能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泥泞中,蹒跚在乱石嶙峋的河滩上,不足20华里的路足足走了七八个钟头,回到家时已经是子夜三更了。祖祖辈辈怎么能永远这样生活呢?当时王杰平就暗下决心,等将来有了条件,一定要帮助家乡老百姓修条像样的道路,让家乡的群众不再出门难、进村难。王杰平知道,自己的家乡并非穷土僻壤,这里是两千多年前中山国的国都所在地,村北的灵山藏有丰富的石英矿、蛭石矿,就连最普通的山岩也是老百姓建房上好的材料,比起黏土砖既经济又结实;家乡盛产优质小麦,人们早就知道访驾庄村的麦子做出的挂面既筋道又好吃;村边还有座千年古寺——万寿寺,连同中山国丰富的出土文物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而只能沉睡、闲置。世居风水宝地,却过着闭塞而贫穷的日子。王杰平在外工作,见多识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看到外边群众日子蒸蒸日上,而家乡的群众却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苦熬,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定要修一条可供群众通达四方的康庄大道!王杰平想到做到,他下定了决心,迈开了双腿,开始四处求援,四处游说。有心人天不负,他的举动终于感动了省市县交通部门的领导,1995年,三汲乡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道路建设上马开工了。王杰平四处奔走为群众修路的感人事迹,从家乡百姓自发为他树立的功德碑文上可见一斑:
中山故地,山丘连亘,沟壑纵横,崎岖不平,道路羊肠,逢雨泥泞,遇风飞尘,车马人等行之难矣。开拓通途,世代宏愿。然民穷物乏,望之空谈。今七旬贤达,王公杰平,思籍爱乡,报父老养育之恩。为乡众致富小康,劳苦奔波于县市省,筹资三佰五拾万元。历时一年,搬迁七十余户,填沟五条,凿梁三道,动土石二十万方,工成三十余里长、宽六米之环乡柏油路一条,取名“灵平路”。西起李家坡,北至灵山寺,路经一十五村庄。祖辈夙愿,终得实现,通达贯畅,往来无阻。实乃惠及今人,造福子孙。为念杰平公之丰功厚德,并育今启后,特树此碑。
中共平山县三汲乡委员会 平山县三汲乡政府
这条名曰灵平路的路,从通车到现在已经18年了,18年来它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哪些便利和效益呢?
先说王杰平的本村访驾庄村。这个古老的村庄相传始建于五代时的后唐时期,更远的可追溯到春秋末期的中山国的国都遗址。其国王的宫殿正坐落在这村庄的中心位置。不过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个村里人们的生活,比不上这些美丽的传说和历史记载。全村300多户人家,1200多口人。住房除了过去地主家的砖瓦房外,全部是土坯房,低矮破旧。许多青壮年连媳妇都很难娶上。道路修通后,这个沉睡的村庄突然一夜醒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像井喷一样迸发出来。上山采石头的人多了起来,所采石头除本村使用外,运往邻村或更远的地方。买拖拉机搞运输的一下多了起来。这是个成本较低,收益不错的致富项目,让他们马上尝到了甜头。一小拖拉机普通山石,运到外面去,一天就可跑个来回,除了20元的成本净赚50元。那时的50元对农民来说是极为可观的一大笔收入。在山坡上起石头的人只要卖把力气,就能把汗珠子变成人民币。后来人们又发现了这里的石英矿和蛭石矿,于是开矿的开矿,运输的运输,人们的钱包很快鼓起来了。全村的小拖拉机猛增到百余辆,占到总户数的三分之一。这部分人首先拆除了土房子,建起了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新房。家居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冬天有暖气,热天装空调;玉米面窝头变成了白面馒头、白米饭。光棍少了,人们乐了。访驾庄这个穷村一跃超过了周围十几个村,银行存款全乡第一。
因为路通了,三汲乡这个平山县最闭塞的乡镇很快变成了四通八达经济繁荣的乡镇:向东半个钟头可到灵寿县城和鹿泉,向北十几分钟可以到灵寿县界,向西二十分钟的车程可到平山县城,一条环乡路,惠及三县众。过去,老百姓的经济往来多与灵寿联系,人们赶集买卖东西不去或很少去平山,而是常走灵寿;三汲乡的集市也形同虚设,集市上萧条冷落,除了一家供销合作社,没有几家像样的商业户。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三汲乡的集市贸易成了滹沱河北岸最繁华的地方。一到集日,商户云集,几道街全是人流,车水马龙,尽显小镇的富庶和繁荣。在这里,乡亲们几乎可以买到所需的全部商品。这里有新疆产的哈密瓜、优质棉绒,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绒和锡盟的羊肉,东北的大米,广东佛山的瓷砖,应有尽有。繁荣的集市贸易首先惠及本地人,因搞商业贸易而家庭资产过百万的多达数十家乃至上百家。
路通之后的2000年前后,受敬业集团业务的拉动,三汲乡出现了十几家汽车运输专业户。穆家庄的陈彦国一家就有六轴重卡8辆,这样的大汽车全乡就有六七十部。经济腾飞十几年,家家都赚了个盆盈钵满。
乡亲们明白,如果没有这条路,三汲乡绝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然而对王杰平来说,路通了,回家乡反倒是越来越少了。交通便利显然更多地惠及了家乡的老百姓。人们给他的回报也仅仅是矗立在灵山脚下、万寿寺前的那座石碑。想当初,王杰平历时数年为这条路而奔波的日日夜夜里,连乡政府的门朝那边开都不知道。他没有吃过一次招待饭,没有得过一分钱的好处。这就是王杰平这位离休老党员、老干部的品格。
打了一眼救命井
1994年,王杰平回老家探望老母亲,在平山县城的街道上,有几个人拦住了他的汽车。这几个人是平山县驻川坊村扶贫工作队的,想找他寻求帮助,给川坊村打一眼机井。这个村太困难了,人畜的饮水都成了问题,靠县里派汽车送水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王杰平心慈面软,特别是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几句好话,立刻就会激起他的责任心。虽是偶遇,王杰平却满口答应愿意帮忙。没过几天,工作队的同志领着川坊村的老支书王四秋再次登门拜访。这位1938年入党,在村里当了30多年支书的老党员一席话让王杰平陷入了深思。原来,1958年国家决定修建黄壁庄水库,川坊村地处淹没线以下,必须离开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鱼米之乡。上级要求川坊村支部成员立军令状,限期搬迁。老支书王四秋和另外两名党员竖起大旗,承诺让搬迁群众过上和老家一样的殷实日子。挑选搬迁去向过程中,好的地方谁都愿意去,为支持组织工作,川坊村挑选了条件最差的地方——三汲乡寺沟村。这里是东西灵山的山峡地段,留给他们的是地势最高、最缺水的沙坡地。乡亲们来到这里,原本的希望全化为泡影,连一分水浇地也没有,完全靠天吃饭。为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村支部绞尽脑汁,想出许多办法,但是老天还是不给力。养羊,羊死了,打井,井塌了,还砸死了人,集体财产赔了个精光,这一穷就穷了三四十年。因为村里穷,姑娘都不愿意嫁来,年轻人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打工谋生。多年的土坯房多数摇摇欲坠,有的漏雨倒塌了也无力修建,就连村支书也无人愿当。老书记王四秋就这样下不了台、歇不了心、卸不了任。村里多次找县政府,县里财力有限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才硬着头皮求王杰平带他们找市长,期待问题得到解决。看着年逾古稀的老人流着泪诉说着他们的困境和遭遇,王杰平听的鼻子发酸,眼泪直淌。
“衙前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王杰平感到坐卧难安,他带领一行人直奔市政府。当时找到一位副市长,说了半天,因人家不管这一块工作,白跑了一趟。王杰平认为还是要找到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此,他只身多次进市府大院,多方打听人家的住处,上门反映问题。因为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王杰平心急如焚,不知跑了多少趟,主管的市长总算找到了。当时,王杰平带了几分情绪,把话说的十分靠前:“一个村子的这点儿事,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你们哪一个不是从农村出来的?你们不是为老百姓办事吗?你们对老百姓就没有一点感情吗?你们还要让人家等到什么时候?”这次,王杰平没有白发火,市长很客气,“老同志别着急,这次不会让您再等了,我们马上就办”。王杰平告别后,在楼道里就听到那位市长对秘书说:“马上给人家解决。老同志也不容易,这事跟人家无关,人家还这么热心,这个村是移民村符合政策规定,马上解决!”不久,川坊村里就收到10万元的扶贫款,还了债、打了井。如今又过去了20多年了,当年打的机井仍在,村里老百姓把这眼井叫做救命井、感恩井。井旁的小碑记载着王杰平和老支书这两位老党员为解民困所做的努力。再看看川坊村的面貌,路通了,水有了,土坯房一家也没有了,清一色的砖混结构新房,鲜亮宽敞的大门口,街道全部硬化,家家都能把小汽车开到院子里。四十多户的小村,家家户户太阳能、电磁炉,光小汽车就有13辆。老支书已谢世了,新支书谈起当年经历同样感慨:自从王行长帮我们村修了路,打了井,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机井能保150亩水浇地,人均一亩,一年两季,小麦平均亩产700多斤,玉米平均亩产800多斤,家家有余粮。有了粮食,养殖、加工业都能发展了。老支书的儿媳妇拿出了公爹去世前写的遗言,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希望我的接班人和全村老百姓,记住咱村的命运是党和政府的支援,是王杰平那个和咱们不沾亲不带故的人热情帮助改变的。我见过不少当官的,王杰平和别人不一样,他就是咱农民的朋友。”
筑起一道生态坝
1994年夏天,王杰平家里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他们是平山县深山区一个叫张家川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通过本村在安徽任职的离休老干部介绍,他们曾辗转到北京找到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李葆华让他们到石家庄找王杰平,并说这个人办事认真负责,比我办得好。两人这样才找到王杰平。因为未曾谋面,两人很拘束,见到王杰平话也说不出来,坐也不敢坐。王杰平得知来意,赶紧递烟、倒茶,硬把他们按在沙发上,主动询问后,明白了原来客人还有顾虑:平山县文革时有派性,他们担心王杰平这个下半县的人不管他们上半县的事。王杰平听了哈哈一笑:什么上半县下半县,咱们都是平山人。
两位同志向王杰平介绍:全村80户人家,320多口人,人均耕地只有六分,而且靠天吃饭。雨季山洪暴发,拔树毁田;旱了,河沟里干干的,连人吃的水都没有。他们一直想在任期内为村民们办点好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经过走访和考察,想利用文都河的主流与村庄近70米的落差,把水引过来,再筑一道拦水坝储水,这样既可浇下游整个一道川的地,还可装机发电。之前,已经请县里的技术人员给勘察计算过,完全可行,但需要100万元的资金才能办成,今天就是为这事来的。
100万元,对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庄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听到他们村里很困难,连出差找人的旅差费都是卖掉自家的猪,拿了孩子们盖房、娶媳妇的钱才凑够的,王杰平被两个人的为民之心和不辞劳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场便答应帮忙。从此,他又多了这两位深山里的农民朋友。两位村干部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趟。王杰平想尽一切办法,把该找的、能找到的人都找遍了,但是资金还是没希望。两位看老人这样辛苦,请吃饭也不去,很不落意,感到为难,主动说不行就等等再说吧。王杰平听后马上打住他们,鼓励他们,其实也在鼓励自己说:“好事多磨,别怕麻烦。我已经不上班了,有的是时间,咱们继续找,总有一天会解决的。”
从这年夏天开始到1998年夏天,整整四年时间,王杰平不知跑了多少路,不知进过多少机关的门,不知见过多少阴阳脸,光电话费就用了几千元。老伴给他记着:为办这件事,出门次数有400多次。王杰平的个性就是这样重诺!他常说,别人有困难找你,不能胡乱答应,明显违反原则与纪律的要拒绝,但老百姓的事答应了就一定兑现!不能说了不做,决不能收人家钱财!好在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最后,省农行按政策分三批划拨给张家川共105万元的专项贷款。贷款下来后,王杰平还多次找到县农行,请他们一定要和乡里多沟通,多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别花了钱办不成事!
为支持张家川建水坝,乡党委和乡政府组织动员了全乡13个村千余人的施工大军,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先是在村的下游筑起一道高30余米,长70余米的巨石大坝,建成一座储水110万立方米的水库。为不破坏原始生态,大坝建成了那种过水坝,即水储备至设计程度,会自然流水给下游。然后在村的上方凿穿了三座山头,凿出675米长的山洞,在悬崖上开凿出长4000米的漕河,把文都河主流搬到了70米高的山腰。最后在大坝的下面和漕河的下方各装一组60万千瓦的发动机组。
工程建成了,这是一个集引水、储水、浇地、发电、揽洪、防旱等多种功能的系统工程。看看十几年以来它所发挥的效益,就更能凸显王杰平所做的这件好事的价值。工程改善了这里世代的能源消耗结构。水电站不仅供给了张家川一个村的用电,还供给了下游十几个村的农用电,用低价电能做饭、烧水、取暖,替代了木柴、煤炭等传统燃料,保护了森林植被,保护了环境,使这里的山更绿了。植被的保护和大坝的拦洪作用又使张家川的水土保持得到了改善,即使在雨季,山涧水也是清彻透底。充足的“电源”和水源结合,给下游的沿河各村带来造田热潮,张家川所在乡的耕地面积由过去的1760亩增加到现在的1991亩,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不到800斤增加到现在的1300斤,而且林地面积也增加了4600余亩。水库下游一个叫西白面红村的村支书也说,过去他们就有扩大耕地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水源,造了田也没有用,只能守着几分薄田过苦日子。如今有了水,他们想法就能实现了。而且,以往这地方只能种土豆,现在有水了,光果木栽培就多出了核桃、苹果、板栗、猕猴桃等多个品种。过去果树用水不是人抬就是用电抽水,如今全部用自流水,每亩增产100多斤,增收2-3万元。下游的元方村也是很好的受益者,他们种的苹果还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昔日的荒山沟,变成如今的米粮川、果子沟,城里人到这里观光采摘的络绎不绝。有了水库,张家川本村通过用凿山埋管子的办法,又埋了2000多米的压力管,现在,不但家家户户用上了生活自来水,浇地也全部实现管道化,不用明渠,地头就装有水龙头,多会儿想浇地一拧阀门就可以,方便极了。老支书郭六锁每次介绍这些年村里发展变化,情绪都很激动,说话都有些哽咽:“没有王老的帮助,我们一定还在受穷!”十几年来这个系统水利工程一直运转正常,给下游两岸八千多群众带了无尽的福祉和收益。
“仕途一叶荣,伟业千古事”。王杰平离休了,但他不全在城里享清福,而是时常关心着深山沟里的老百姓,为群众脱贫致富殚精竭虑、想尽办法,办了一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事好事。2004年,王杰平荣获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十佳卓越贡献奖,当时和他一起受表彰还有很多优秀人物,其中包括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孚凌等亲自为他们颁奖。2005年,王杰平又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先进离退休干部”。谈及这些,王杰平也觉得很自豪。
三、勤学不倦 一以贯之
对于王杰平来说,学习始终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因为锲而不舍地学习,王杰平的人生才变得如此丰富和与众不同。现在的王杰平,清晨起来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昨天浏览过的报纸中的重要文章再重温一遍,至于遛狗、养鸟,他没有时间弄这些东西。吃过早饭,上午便到机关老干部活动室,他担任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已经20年了。活动室里,大部分人不是打牌,就是看电视,或者几个投缘的人凑到一起聊天。王杰平大部分时间里以读报纸为主,有时还要组织大家学习一些文件。有人说王杰平,报纸都看了几十年了还没有看够吗?别杞人忧天了,咱们这些老东西没用了。对此,王杰平不解释,也不反驳,依然继续自己的事情。他明白,和自己一样,老同志们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是该轻松轻松享受生活了。不过,对一些爱发牢骚的人他不理解,也不满意,心想国家每月发着离休金、退休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要是有人说国家的事与自己没啥关系,王杰平肯定会反驳:我们都是吃共产党的饭过来的,养老也要靠国家,不能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是没良心!应该做个永远关心党和国家命运的老共产党员、老干部。
下午,他多数情况下在家里会见来访的客人,不少是求他帮助解困的农民朋友,很多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家人的事情,而是农村老百姓的事情。如果没人来访,他就会按计划阅读我党领袖们的传记:《毛泽东》《周恩来传》以及有关我党历史的书籍、杂志。但凡发现具有保存价值的一些文章,他就剪贴下来。如果天气好,傍晚他到比较僻静的马路上散散步,这是他锻炼身体的主要项目和方式,他喜欢最简朴的生活方式,散步不失为一种途径,一边走还可以思考问题,可以回顾往事,可以深刻咀嚼看过的文章,读过的报纸。
王杰平晚饭非常准时,18:30吃饭,半个小时后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自打有了电视机,这个节目他是必看的。熟悉的人都知道,此时他会谢绝一切应酬,一般的电话也不接。如果这个时间段有人打扰,他会不高兴。他希望了解国家大事,了解世界风云,把学习的靶向永远锁定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时事领域。新闻联播后的电视连续剧,他最喜欢的是有关党史、领袖传记、国计民生等方面的剧目。如《长征》、《开国大典》、《三大战役》、《青年毛泽东》、《太行山上》等。最近,王杰平还担任了正在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西柏坡》的顾问。在他眼里,看电视剧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纯粹的娱乐。那些过分热闹,甚至内容卑俗的节目他不看。如果没特别喜欢的节目,他就会静坐在书房里,继续阅读报纸或杂志。在他的日程里,永远有正在阅读的计划和目标,什么事都可以间断、拖沓,唯有学习不能,也不会松懈和间断。
晚上十一点半左右,王杰平上床睡觉,睡觉他也要伴着书本或报纸。谈到读报纸,他说,参加工作时因为只读到高小一年级,不看报就胜任不了工作,时间久了这就成了习惯。他订了很多报纸,其中《人民日报》就订阅了60多年。
这样的生活节奏,便是这位84岁老人的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半点虚构。在别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未免有些单调、枯燥,但他却过得津津有味,倍感充实和有趣,或者说,这也是他漫长的工作经历的正常延续,注意学习、加强学习,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的做作和牵强。离退休的党员干部以千万计,大多数人在怎样生活,怎样过晚年,可能多彩多样,但千万之中的王杰平,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却让人非常感动,真正是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爱学习的同时,王杰平也爱写作,前些年,他花了大概三年的时间写出了近20万字的回忆录,把他多年保存的资料、照片都找出来,一一进行了认真的比对、挑选。尽管有年轻人帮忙,但主要还是老人凭借自己超常的记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字斟句酌、忠于历史,终于写成一本内容真实、文笔无华,令人爱读的回忆录—《本色》,此书于2014年6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追述了他自年轻时就潜心学习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收获。他说,学习成就了他的职业,使他由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自己漫长职业生涯,主题就是读书、写作、讲话、研究问题,一以贯之。“个人因学习而成长,政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因学习而进步,国家因学习而富强。”在回忆录中,王杰平谈到,是学习塑造了自己的人格,坚定了他对党的信念:“回顾自己的一生,之所以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在公道面前没有丢弃良心,主要是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那个年代的老领导几乎都是廉洁奉公的模范,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的人格形成和政治修养的提高都有深刻的影响。在潜心向领导、同事学习时,在阅读党的伟人传记时,一定对照自己,特别是我党领袖们做人的气节、为官之道和精湛的领导艺术,都令我深深佩服。我会永远保持自己的正直、真诚、与人为善、坚持原则的品格不变、党性不变,牢记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四、廉洁俭朴 注重家风
王杰平的晚年是幸福的:一是身体健康,84岁了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状态良好,幸福指数很高。他的老伴今年87岁了,不但生活可以自理,还可以打理家务,使王杰平没有任何家庭负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身上连一把钥匙也不带,兜里几乎不装一分钱,因为他可以不管家里的一切杂事。二是他有可以安度晚年的经济条件,他的收入谈不上富裕,照他的话说就是:钱不多但够用。孩子们都事业有成,没有一个“啃老族”。因此他不像别的老人,还得为孩子们的生活操心出钱。三是他的子女个个都争气成才。孩子成才对中国的家庭是最为重要的,谁家都希望孩子成才、有为、生活幸福。这些要求他的子女们可以说都做到了。他的儿子、女儿、儿媳、女婿都事业有成,工作努力,个个家庭美满幸福。如今孙子辈也都学业精进并参加了工作。“问君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王杰平看来,这一切,都来自于良好的家风,家风正,则家业兴、事业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廉洁家风
王杰平出生在贫穷的革命大家庭,作为长子长孙,他继承了祖辈勤劳、俭朴、待人友善、顾全大局的家风,对弟妹有仁爱、有关照,对子女有慈爱更有严教。在他和他的子女所组建的家庭中,他无疑是枢纽、是顶梁柱。十五岁那年,王杰平就参加了工作并结了婚。那时家中上有爷爷奶奶、父母,下有弟弟妹妹。后来他又生儿育女,家庭十多口人。王杰平微薄的工资收入几乎全部交给母亲打理家庭开销,自己仅仅留下必须的一点儿生活费。这样的日子过了近30年,直到爷爷奶奶去世了,弟弟妹妹长大了,盖了房、娶了媳妇、出了嫁,才最后分家。分家时他什么财产也没有要。直到自己的子女长大了,仍是房无一间,无任何积蓄的“单身汉”,村里人都知道王杰平是大孝子、好大哥,他爱人是好儿媳、好嫂子。
在外谋生为官的时间里,王杰平是个鸡毛不沾,两袖清风的好党员、好干部。家人、子女没有沾过他“当官儿”时的一点便宜。1962年始他在衡水行署当百货公司的书记。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他没给家里或朋友办过任何平价紧俏物品。唯一的一辆平价自行车,还是他跟石家庄地委财贸部长下乡时,部长看他连自行车都没有,亲自写条子批给他的。子女们的求学,找工作他都没有帮过忙,更没有通过关系搞特殊。儿子升学是自己考的,工作是自己找的,对象是自己搞的;因为家里人多,劳动力少,大女儿自幼辍学帮奶奶、母亲做家务,后来参加工作也是在工厂里当个普通工人;最小的两个女儿参加工作时,到石家庄市劳务市场公开分配在市蔬菜公司当学徒,做普通的售货员。由于工作原因,他与妻子长期分居,直到1975年在他参加工作的第28个年头才解决,在参加工作38年后当了副行长,才分到单位的单元房。即便如此,当时的他仍然是个“一字翁”:一卷铺盖一张床,一双筷子一只碗,一间屋子一箱书,一本稿纸一支笔。
王杰平生活俭朴,拒绝奢华。过去条件差、负担重是这样,现在条件好一些了,也是这样。比如说住房,他1996年分的单元住房,当时看来可能是市内较好的房子,现在早已经落伍了,机关的人们大都把房子卖掉,搬到现代化小区,住上了条件更好的房子。机关家属院也早已变成大杂院,许多老熟人都走了。他也不是没有条件更换更好的,但他和老伴谢绝孩子们的好意一直不搬家。一日三餐仍是老伴从农村带来的习惯,早晨瓜菜饭,喝稀粥,吃小咸菜,中午多是吃面条、馒头,晚上就更简单了,吃些中午的剩饭、剩菜就可以了。价格昂贵的山珍海味,老伴从来不做,也不买这些东西。对于粗茶淡饭,老俩口很满足。他经常说,最好吃的饭还是老伴做的农家家常饭,最愿意穿的还是老伴手工做的毛衣和千层底布鞋。
对子女要求严格
王杰平坚持认为,“俭以养德”,俭朴、勤奋、进取、自律,对家庭、对子女成长有好处。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他曾归结过三句话:一是上进靠自己;二是做事讲原则;三是做人讲规矩。
上进靠自己既是说给孩子们听的,也是他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总结。自己由一个农民的孩子,出来打拼,没有任何背景,全凭在艰苦环境中摸爬滚打。他说要使孩子们成才,光亲近溺爱是不行的,必须让他们自己去奋斗吃苦。他深深知道一个人的艰苦经历是成长成才的基础和法宝。“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环视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能有几人成事?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能有几人成功?他的几个孩子,小的时候跟着母亲在农村,都有苦难的经历,尤其是儿子和大女儿,都经受过农村艰苦生活环境的锻炼。他没有给任何一个孩子现成的位子、票子、车子、房子。但每个孩子的思想政治进步,他却时时过问,督促甚勤。五个儿女的婚事,王杰平办的极其简单。儿子结婚,爱人给没给钱他说不知道,只记得给了10块钱,客也没有请,就成了。大女儿结婚后,只是让他们到各自的亲戚家拜访一下长辈。其他几个女儿都照此办理。他的说法是:儿女们结婚不宜大操大办,这是党内早就有要求的,这样做是遵守党的纪律。再说搞大了也是浪费。娶儿媳不给彩礼,嫁女儿不给陪嫁,结婚不搞仪式,喜事不办宴会,更不收份子钱。他说那是虚荣、那是浪费,对孩子们居家过日子都没用。
做事讲原则。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当然也要求孩子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认清方向,为党为国立场鲜明,一切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不能谋私利。他的孩子们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没有一个违犯党纪国法的,真可谓常在河边走,就是没湿鞋。
在家庭问题和个人生活问题上也要讲原则。孩子们婚事,他不搞门当户对那一套,就坚持“人的因素第一”“人好就好”的原则。他的儿媳、女婿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子弟。他为大女儿的择婿所持的原则、态度可传为佳话。大女儿人长得漂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许多热心人来提亲。有人介绍了区长的儿子。他一看那个年轻人还没有参加工作自己还没有收入就抽着高级香烟,脑后还留着当时年轻小伙子的时髦小辫,便告诉女儿:这个人不行,没有什么出息,别和他接触了。当有人找到老伴说,你的女儿长得漂亮,给她介绍一个高干家庭,你家的房子很快就会改善,王杰平的官很快就升高了。老伴把这事对王杰平一说,他即刻就对老伴说:别听他们的,那不可能,分房子是按干部的级别,该住什么房子是有规定的;干部提职也不是一个人的一句话。他还告诉老伴,他见到一个朋友家的女儿嫁到一个高干家庭,很不自由,两家也不能平等相处,孩子还受气。并告诉老伴,咱不看家庭、不论贫富,孩子好就行。后来他过去的一位同事给介绍了同办公室的一位新科员。王杰平觉得这个同事说话办事可靠,就答应可以考虑。当晚那位同事把档案拿来了,王杰平看了看觉得这个孩子的家庭虽说是农民,但出身不高也无问题。那个年代人们要求家庭成分。介绍人让王杰平先见见这个孩子,借口到他们机关拜访老同事,顺便就看到了。过了几天王杰平去了,老同事指给他,在院子里正扫地的就是。王杰平一看,那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出来的,衣着朴素。这孩子当时并不知道办公室来的这位客人就是他未来的老泰山。扫完院子,他就到办公室提起保温瓶去打开水,来了又把办公室的桌子擦干净,地面拖干净。这一表现赢了高分,王杰平的第一印象不错。事后他找到工作单位的一把手了解情况,一把手也说这人不错,又找到地委组织部一位老熟人打问情况,也说这人不错。他详细了解了情况以后,也觉得这孩子可以,才告诉大女儿,让她们去接触接触,最后行不行由孩子们自己定。如果王杰平不是坚持人的因素第一,或搞门当户对,或拿女儿的婚事做交易,那情况就不是现在这样了。王杰平并没有先见之明,他不会想到那个孩子将来的官能做多大,地位能有多高。他只是坚持要给女儿找个有发展前途的,要求上进、工作努力的对象。他四女儿结婚时,他已经是副厅级了,四女儿的对象也是农村出来的,其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但他丝毫没有门第观念,一样互道亲家。
做人要讲规矩。规矩就是要求标准,最简单也是最高的标准就要做个好人。如何做人无疑是一个人能走多远、能站多高的关键。他要求孩子们做事先学做人,要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他很欣慰,孩子们连同他的儿媳和女婿,没有一个不思进取的,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和他当年的作风如出一辙。他常说对孩子们“严是爱、宽是害,溺爱娇惯则更坏”。对孩子们的成长,当家长的一不能放任自流,让他们随意疯长,该修剪的修剪,该管理的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绝不能在所谓“民主”教育幌子下,搞“自由化”。二不能拔苗助长,什么事都替儿女们办好,让他们坐享其成,成为长不大的“阿斗”。这是两个极端,也是现实中多存的现象。了解了王杰平的家风,了解了王杰平的自律精神和对儿女们的严格要求以后,你可能找到了他这个家庭之所以幸福的答案。
五、缅怀伟人 志在千里
王杰平有个多年的夙愿和情结,那就是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到党历史重大转折或对党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圣地去拜访一下、参观一下,一定要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乡故居、工作生活场地去亲自走一走、看一看,目的只有一个:重温党的历史,汲取伟人人格力量,为自己充电、蓄力,学习、缅怀伟人,始终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状态,走完自己的生命里程。
年轻时候,王杰平有幸两次见过周恩来总理,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的风采和日理万机、亲民、勤政的光辉形象。他感到,这是党褒奖给他的无上荣誉,也是他一生最感光荣的经历。他们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他两次见到周总理无不投来羡慕的眼光,而他也默默地把周总理当成人生楷模。若干年后,他到中南海参观,高兴之余,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毛主席住过的丰泽园和周总理曾生活工作过的西花厅。目睹丰泽园、西花厅简陋而实用的办公设施,王杰平即刻浮想起主席、总理呕心沥血、孜孜为国的情景。西花厅的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让王杰平特别感慨。总理的办公室,除了三四个书柜、会议桌,日常摆放的报纸、杂志,再没有任何装饰和摆设。总理生活的地方更简单,听讲解员说自总理住进西花厅,就没有进行过任何修缮,完全是清末民国的旧样子,这与他的地位和身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每每说起这次参观经历,王杰平激动之情都溢于言表。
2011年春天,王杰平专程去江苏淮安,拜谒周总理故居。在那里,他仔细瞻仰了伟人出生、成长的院落。纪念馆前,看着由胡耀邦题写的“全党楷模”匾额,内心激动异常,纪念馆内的所有照片,他都一一认真看过,特别是看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时,不禁热泪滂沱,泣不成声。此时此地,王杰平只能用泪水来表达对总理的深情。
平时只要有空,王杰平就会反复研读《周恩来传》,他把有关总理的回忆文章收集起来,把有关总理的图片收集起来,集成了厚厚的本子,经常浏览、阅读。王杰平对总理的崇敬热爱,对总理的感情,真真切切融入到了血液中、精神中,激励着他为事业不断努力前行。
不仅是周总理的旧居,但凡有机会,王杰平都会到各地参观革命故地旧居。在上海,他专程参观了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址,后又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参观红船,重温党的诞生史实,缅怀12名一大代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白色恐怖笼罩的黑暗中国,是怎样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希望。
2011年夏,王杰平来到贵州遵义。这座以遵义会议和酒文化闻名于世的历史名城,最吸引人的还是座落在遵义老城区的子尹路96号遵义会议旧址。在那座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里,党中央确定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参观遵义会议旧址,想到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远走高飞,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王杰平更加确信和坚信我们党的伟大,她不但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同时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永远是中华民族最坚强的中流砥柱。
2012年4月底,王杰平由家人陪同来到红色圣地福建上杭古田。在这里,他参观了古田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屋顶上的闪光大字“古田会议放光芒”格外醒目。站在毛主席当年用过的办公室之前,想着主席当年在那个一灯如豆的不眠之夜,笔走惊雷,一夜写就的长达两万字的著名文献《古田会议决议》;再看着祠堂地板上当年代表们御寒烤火的灰烬,王杰平心中无比感叹: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是啊,“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在这里谋划了我党建军、建党决议决策,这个小小祠堂,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所系,有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所系。
再后来路过西安,王杰平专程拜谒了革命家习仲勋同志的墓地。对这位主创了陕甘边区和主政大西北的革命家,王杰平始终深怀敬意,当然也对他曾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感到无限的同情和愤慨,更为他平反后不计个人荣辱,“杀开血路”、“创建特区”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联想到之前在深圳看到的祖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王杰平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那天,他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瞻仰感受:“继承前辈革命精神,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红都延安,是王杰平多次去过的地方,在职时他就来这里学习过。离休后再赴延安,一个不落地看过枣园、杨家岭以及党政各机关的驻地,王杰平又生出许多新的感慨和情怀。感受解放区大生产运动、全党整风,学习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数次反共高潮的历史,特别是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旧址,王杰平不由想起了家乡西柏坡,两地相距千里,但那面鲜红的绣着镰刀斧头的旗帜,那冲天的夺取革命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永远都是那样一脉相承,鲜活饱满。
缅怀伟人,访寻红色故里和伟人足迹,所有的一切,都在激励着王杰平,这使他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志存高远。王杰平是一个永葆革命传统和本色不改的老党员、老干部,是个思想健康、精神振奋的耄耋老人,是个家风清正、持家有方的一家之长。他的事迹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品格体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精神”。这种精神很值得传承和弘扬。
在王杰平看来,作为党培养起来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不论在职还是离休,都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心思放在党的事业上,即使不能横刀立马,亲临战场了,也要以全部身心关注党和国家的命运;要“心中有民”,心系群众,急老百姓之所急,愁百姓之所愁,想百姓之所想,忧百姓之所难,永远和最广大、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心中有责”,要能干事,敢担当,响应中央提倡的“精准扶贫”号召,多干那些对人民群众有好处、造福子孙后代的实事好事;要“心中有戒”,心里永远存着敬畏,慎独慎微,两袖清风,不做任何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王杰平的学习笔记本上有一首不知从哪里抄来的诗,其中蕴含着严格的自律精神:“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
良好家风是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码的书本,是传承家庭正能量的精神DNA,是陶冶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熔炉。王杰平无疑是他的家庭乃至整个家族淳正家风的培育者、建设者和传承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愿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像王杰平的家庭那样,始终保持风清气正、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