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乡亲们记着他的好——再忆李培斌的爱民为民情

作者:贺锴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2日 08:58
来源:山西日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阳高县信访中心主任、龙泉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因公殉职已经8个多月,各种学习宣传活动如潮持续,新闻报道密集刊发,大型纪实文学《忠魂》、话剧《热泉》接连推出,阳高县组织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反响强烈。省司法厅厅长崔国红日前带领报告团赴司法部作报告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对李培斌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给予高度评价,对全国政法干警学习李培斌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山西省委、省政府培养出李培斌这样的好典型表示感谢。

当前,全省各级党组织将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学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清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培斌精神为镜子、为标杆,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本领,以执着追求与坚定行动汇聚力量共筑中国梦,本报记者日前再次前往阳高县,与干部群众一起追忆李培斌那些爱民为民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肩扛责任的他,用满腔热忱帮助大批矛盾村由乱到治

李培斌是1986年开始从事司法调解工作的,30多年来,他的主要任职经历,是在乡镇司法调解岗位上。职位不能言高,舞台不能言大,但他以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情怀,追求着人生的崇高,放大着事业的格局。

马家皂乡龙池堡村是李培斌1990年蹲村驻点的地方,2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抚今追昔时,总要提到李培斌。

那时的龙池堡村,好像杆秤缺了定盘星,人心涣散,告状成风,村委会主任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村里找不到好的经济增长点,只剩下了穷折腾。

李培斌就是那时请求乡里派他去龙池堡村驻村工作的。他进了村,认真走访调查,向群众了解各方面意见,之后,大胆建议乡党委由素质高、有公心的妇联主任张中秀担任村党支书。

张中秀果然不负重望,上任后开始带领村民排盐碱、治荒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群众的心思扭到发展生产上来,使全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路。如今的龙池堡安居乐业、兴旺祥和,村党支部连续被评为阳高县的先进党支部。

村民们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走路要记开路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那个叫李培斌的好后生。”

2013年,龙泉镇黑水河守口堡水库投建,但开工后就没有顺当过,村里的群众因为不满意占地补偿,几次手握铁锹与施工方对峙,群体械斗一触即发。

闻讯赶来的培斌经过了解得知,水库工程占用的不少土地都是亩产上千公斤的好地,每亩地年收入至少七八百元,群众要求每亩补偿1000元,而施工方只补偿500元。

培斌把激愤的村民劝离了现场,然后把项目承包人和村民代表叫到村委会调解。他依据法律条文,与承包人一笔一笔细细算账,直到对方心服口服。最终,群众的240亩土地每亩拿到了800元补偿款,水库工程在握手言和中正常运转起来。

在阳高大地上,景家庙村那一口口让盐碱滩变成水浇地的机井,还在讲述着培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不懈努力。安家皂村那一疙瘩界畔石,仍然见证着培斌为群众调解纷争的无私付出。干戈化为玉帛的背后,是他一次次的劳苦奔波,是他无数回的戴月披星,他如人间信使、夜半子规,为大地送来和煦的春风,让谅解重回人们的心田。

莫言律令冷似铁,法到深处是温情。身怀信念的他,用铁血柔情浇灌着基层社会的和谐安宁

李培斌做的是司法工作,这么多年来,他高扬法律之剑,守望正义、维护公平,让许多作奸犯科者收敛气焰、改邪归正。但他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目的,在于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宁稳定,而不在于收拾人。处罚,只是不得已的手段。

所以,解决矛盾和纠纷,不能简单化,能不走法律程序的尽量调解解决,要充分考虑到犯错之人背后连着的社会和家庭。培斌说:“法律一处罚,往往会伤人心。伤了皮肉不要紧,伤了人心就很难缓过来。”

马家皂村村民刘瑞祥,承包果园却不能如期缴费,村干部几次催要无果,只得叫上李培斌和几个干警一同来到刘瑞祥家。未想话不投机,刘瑞祥从锅台上抓起一把菜刀砍了过来。几个干警一看不对,扭住刘瑞祥要往派出所带。刘瑞祥的老母亲难以接受,揭开院里的井盖说:“如果把儿子带走,我今天就跳井不活了。”

李培斌一面示意干警先退出去,一面大步赶到井前拉住刘母,他说:“大妈,有我在,肯定不会让您儿子进派出所,要是做不到,我就做您儿子。”

他把老人搀进屋里,继续苦口婆心做工作,言语的和风最终融化了利欲的坚冰,刘瑞祥答应10天内把承包费交给村委会。刘母呜咽着要跪下叩谢李培斌,李培斌连忙搀起满头白发的老人。

作为农民的儿子,培斌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对老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也最能体谅乡亲们的疾苦、无奈和辛酸。他经手的案子,在依法依规办事的同时,往往糅杂着暖色的温情。

马家皂村村民闫向高,因为闹矛盾,曾一气之下把村党支部书记家的青苗砍倒一片,被按破坏生产经营罪劳教。刑满释放后回家一看,居住的窑洞已经塌陷,他索性跑到村委会来个“战斗到底”。

村党支部书记无奈求助李培斌,李培斌想了想,先协调村里把闫向高安排到村敬老院的空房落脚,又自己掏钱买回面粉,安顿下闫的生活。之后,他协调安排闫向高看管敬老院大门,并帮他要回了服刑前的4亩土地。重新找回生活勇气的闫向高逢人便说:“咱要好好做人,不然怎么对得起李司法。”

春蚕一心吐作丝,换得人间暖意浓。心存大爱的他,用件件实事为困苦贫弱点亮生活之光

“做群众工作,方法很重要。处理同一问题,方法不同,效果就会不一样。只有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的诉求听清楚,把群众的问题想清楚,才能把群众的疑惑讲清楚,把群众的事情办清楚。”这是李培斌写在日记本上的话语,更是他工作中身体力行的准则。

龙泉镇胡窑村重度残疾人曹利桃托人向李培斌反映,她娘家大白登镇曹庄村有9亩土地,父母去世后由伯父和叔叔耕种,修高速路时占了两亩,补偿款却没有领到手。

李培斌听说后,专门抽出时间,带着曹利桃一起回到曹庄村。伯父承认领了补偿款,但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照顾曹利桃父亲,生前住院、逝后丧葬,也花了不少钱。李培斌听后不急不躁,他围绕土地承包及继承问题,耐心地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说得伯父心悦诚服。最终他扣除了必要花费,把余下的款交给曹利桃,并同意将剩下的7亩土地经营权登记在曹利桃名下,每年发放种植补贴收益,也及时通知曹利桃。

曹利桃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为难了好几个月的事情,碰到李培斌这么上心,而且三锤两斧就帮助解决了,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培斌的心里,时常装着乡亲们的柴米油盐,装着最难最苦的人。

孙仁堡村老人杨二女,因家庭情况特殊,95岁了却无人赡养,平日里一个人独自住着一间堂屋,屋子西边架了一张简易床,东边放着一口棺材。培斌第一次登门时,不禁为老人的处境流下眼泪,他当即掏出500元钱,请村干部安排人给老人修缮房屋,随后又到镇里帮老人申请了低保,让老人兜里有了一些活钱。

熟悉培斌的人都说,培斌日常见了人,脸上总是带着一股春风,说得最多的是三句话:“工作还好吧?家里老人都挺好吧?有什么难事吗?”他走过的地方,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30年来,培斌以满腔激情,为这片土地操劳奔走。他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老百姓高高托起。他走了,但乡亲们记着他的好,正如他总是把乡亲们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