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生命如歌献给党——追记原瓮安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龙增刚

作者:陈治宽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2日 08:58
来源:贵州日报

鲜花、泪水、哽咽声、掌声相互交织……

  连日来,原瓮安县委组织组常务副部长龙增刚《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黔南巡回宣讲引起强烈反响。

  2015年8月13日,龙增刚因多年来一心为民,忘我工作,最终积劳成疾,造成呼吸衰竭、肾衰竭,将生命定格在47岁。

  2015年8月28日,中共瓮安县委追授龙增刚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11月6日中共黔南州委追授龙增刚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4月2日,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追授龙增刚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6年前,龙增刚通过省公开招考,从贵阳背着棉絮翻山越岭来到瓮安县青池乡当秘书。从此,他发扬“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三不怕”精神,成了当地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凡对群众有利,他必据理力争,不怕得罪上级。

  在清池乡工作期间,龙增刚看到贫困村支“两委”战斗力弱化,他急在心里,在县里一次大会上他提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一天叫村干部干工作,他们家的水稻在田里倒了没人管,玉米熟了没人收,上边考察调研大多作客村干部家,不能“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饿着肚子挑重担是挑不远的。”有的干部说,这样在大会上提意见,就是让领导下不了台,怕被打击报复,劝他次日向领导道歉,想不到第二天他又将问题提出来。通过讨论,县里建章立制,先后两次对村干报酬进行了提高,在原基础上每月增加工资800元,实行了工龄工资补助政策,并将村干部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瓮安也成了我省村干领固定工资,纳入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第一个县。从事组织工作后,他善于发现乡土人才,他考核推荐的一批村干部后来成了广大群众的致富带头人,他推荐启用的大金星村党总支书记田述均2015年被省委表彰为“文朝荣式好支书”。

  凡事要搞特殊,他必严词拒绝,不怕得罪好友和家人。  

  当龙增刚到青池乡工作后,他的爱人赵益芬放弃在贵阳牛奶场的工作,来到乡下陪伴他。后来他在松坪乡任党政办主任,分管食堂,乡党政领导叫他安排妻子到食堂工作,为不让别人背后说自己公权私用开“夫妻店”,他谢绝了领导的安排。跟随他20多年来,赵益芬先后做过代课教师、卖过牛奶、米粉,直到今天,也仍然是某物业公司的临聘人员。他当上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后,一个与他曾经在偏远山区工作过的好友想调进县城工作,借口汇报工作提着礼物希望“照顾”。没想到龙增刚的脸突然拉下脸来,高声说:“礼物请你提回去。只要你确实优秀,现在进县城可以参加遴选,机会是很多的。”他的妻子想到弟弟龙解国在农村没事干,家庭也比较困难,就找他说情:“我的工作从来没求过你,现在你当了常务副部长,哪怕到一家企业谋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安排自家亲兄弟一下也好。”想不到龙增刚说:“兄弟找不到事做,我也晓得,但要动用我手中的这点权力,那绝对不行。”妻子只好叫弟弟来跟着他们一家住,心想天长日久他总会适当考虑,想不到五、六年过去了,他的亲弟弟仍在县城摆个临时摊点,烤蛋饼养家糊口。

  凡事服务群众,他不怕流血流汗,甚至作出牺牲。

  在基层,龙增刚被人们公认为“最难找的人”。他说:“乡镇干部的工作地点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老百姓的家里,在田间地头。”

  他到建中镇当党委书记后,主抓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的“三大难题”。他跑遍全镇5座水库和45口水井,申报水利项目5个,仅一年就改变了建中镇人挑马驮饮水的历史;格颈水库发生险情,为加固堤坝,他两天两夜吃住坚守库区;调到永和镇工作后,该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他花了半年时间彻底疏导治水,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龙水书记”。他发动干部、引进客商种植白茶2万多亩,发动群众种植烤烟8000多亩,他走遍了家家户户,他有一摞工作笔记本,专门记录干部群众反映的点点滴滴。因多年忘我工作,龙增刚积劳成疾,但他始终坚持一边治疗一边上班。2015年7月26日,他发高烧至40度,医生叫他住院治疗,但他上午输完液,下午继续上班。7月29日下午他在列席县委常委会时昏倒,住进了县中医院,但他仍坚持一边输液一边处理工作。3天后,他的病情愈加严重,县中医院忙着将他转到黔南州医院。救护车在住院部楼下等候,他却对医师说:“等一下,我处理好工作就走,他一直躺在床上安排好工作,才挂着输液瓶转院。”在临终时刻,龙增刚突然示意妻子将病床摇起来,他在手机上给相关干部发完短信:

  鑫隆坪村、高坪村的办公条件太差了,得改善。

  果水村的党总支书记李富邦身体不好,要多关心。

  如何把现有4万多亩茶叶管好、经营好,带领群众致富,是建中镇同步小康的关键……

  还未完发短信,他就昏迷了。8月13日,因呼吸衰竭、肾衰竭,他的生命定格在了47岁。

  在他的追悼会上。当地群众为他写的悼词令人肝肠寸断:

  增刚大叔,

  您种的万亩白茶丰收了,您却没能喝上一杯!

  您修的大金星村道路通了,您没有走上一段!

  红岩村的自来水通了,您没喝上一碗!

  桥顶山的水果熟了,您没尝上一个!

  您是大伙的贴心人,

  走时,

  两袖清风,人生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