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身不离村 心不离民——追记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原党委副书记刘亚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2日 08:58
来源:经济日报

上:刘亚(右)与同事交流工作。下:年轻时的刘亚。(资料图片)

6月底,记者来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追踪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基层干部的身影。

他是付出毕生心血带民致富、扶贫帮困的乡镇“父母官”,又是让组织放心派到“不放心地方”的共产党员。他就是涡阳县高公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刘亚。

刘亚扎根基层20年来,身不离农村,心不离群众,以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标注了一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人生坐标。今年3月12日,他48岁的人生永远定格在服务群众的基层第一线。

敢叫荒地变粮仓

刘亚工作27年来,只有前7年在涡阳县农技服务站工作时勉强算在城里,说“勉强”,是因为他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度过。后20年,他先后在5个乡镇工作,曾任乡长、镇长、党委书记,一直与土地打交道。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始终是他关心的头等大事。

义门镇有个叫“穆老荒”的地方,耕地近12000亩,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不能浇,涝不能排,是个靠天吃饭的地方,这成了时任镇长刘亚的一块心病。他决心改变这一状况。通过积极争取,穆老荒被批准为土地整治项目。为使项目实施更科学,2014年8月,刘亚带队前往穆老荒实地查看情况。由于刚下过雨,小路泥泞,车子无法前行,刘亚就带着大家下车步行,从早上8点一直走到中午12点多,他一边测量土地,一边盘算着实施方案。经过治理,现在的穆老荒已建成4米宽、十几公里长的水泥路,清通水沟十余条,新打机井100多眼,从以前的靠天吃饭变成现在的旱涝保收,曾经的荒地变成如今的大粮仓。

2009年,刘亚在陈大镇任职期间,杨楼村的两个电灌站年久失修,无法使用。那年一冬无雨,旱情严重,小麦面临着减产甚至是绝收的危险。刘亚了解情况后,带领村干部和维修工人加班加点工作,干到晚上22点多,直到机井出水。杨楼村村民侯运锋至今仍念刘亚书记的好:“没有机井的时候,小麦亩产300多公斤,现在机井配套设施齐全,亩产能达600公斤,一亩地增产200多公斤,也就是500元钱。我家种有5亩多地,一年就增收2000多元钱。刘亚书记受了累,我们全村却受了益。”

刘亚懂农业,对品种调整看得准,只要发现有应调而未调的,他都耐心地进行说服。义门镇东姬村燕美楼自然庄的种植大户李凤君说,2014年7月,刘亚劝他种玉米,多次到他家做工作。“要不是刘亚镇长,我就亏大了,那一年我们这一片种的大豆产量非常低,有的甚至绝收,听了刘镇长的话,我种了1000亩玉米,净赚60多万元。”李凤君说。

“穿针引线”为百姓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最基层的这根“针”,刘亚无论是在陈大,还是在义门、高公等乡镇,都身体力行地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穿针引线作用。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2011年秋季,陈大镇返乡创业农民张洪敏想在镇里建一个满园红采摘家庭农场,可土地流转困难。正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时任陈大镇党委书记的刘亚了解到这一情况,就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张洪敏成功流转200亩土地,并帮他筹建起永发水果专业合作社。“今年果树就种了5年了,本想刘书记能吃上几个果儿……”张洪敏哽咽了。

潘永是个种植大户,先后在义门镇和陈大镇承租了1760亩地,从当地村民中招聘了一些除草、喷药等工作人员。由于认识存在偏差,所聘人员不服从管理,加之不能按规定时间劳作,潘永想辞退一部分村民。村民不愿意被辞退,要求退回承租耕地。于是,双方发生争执。

潘永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刘亚的电话。刘亚当时正在县城开会,了解情况后,说马上派人去解决问题。

20分钟后,郑庄户村支部书记董凤兰赶到了:“刘书记正在开会,让我先来看看情况。”

刘亚散会后匆匆从县里赶了过来,跟村民说:“潘永承包了你们的地,是帮助你们挣钱。你们还可以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挣30多元钱。租地付租地钱,打工给工钱,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咱们既然在这里打工,就要遵守这里的规定,按要求干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刘亚的一席话入情入理,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潘永真诚地说:“我与刘书记只有一面之缘,在我心中,他是一个说到做到、说话算话的好干部。”

2016年3月4日上午,也就是刘亚调离高公镇的前一天,高公居委会第三自然村的10多名村民来到镇政府,反映土地纠纷事情。

看到刘亚一脸憔悴的样子,高公镇人大主席程修灵劝他说:“新任书记很快就到位,你跟群众见个面就行了,后面的事情让新领导来做。”

刘亚说:“群众既然来了,就要给他们一个交代,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帮助他们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记下来交接给下一任书记。我一天没离开岗位,就要负责一天,站好最后一班岗。”

孝老扶困尽责任

在刘亚父母家中北窗户台下放着一条旧围裙,这是这对80岁高龄的老夫妻对儿子的一个念想。

“刘亚只要一回家,就系上围裙给我们做饭。我腿脚不好,他就打来热水,搁上中药,让我泡脚。他去合肥看病,怕我们担心,就说去出差了,哪知道这一‘出差’就回不来了!”刘亚父亲含泪诉说着对儿子的思念。

刘亚3月4日从高公镇卸任,3月8日去合肥看病,3月12日不幸去世。短短几天时间,这对老夫妻就与儿子阴阳两隔。

回忆如潮水。2010年,刘亚母亲患格林巴列综合征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刘亚却坚持为她治疗,对医生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家里经济不宽裕,刘亚就拿着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办理了抵押贷款,为母亲凑齐了医疗费。在医院里,刘亚经常背着母亲上楼下楼,他说,只有自己背着老人,他心里才安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刘亚先后在5个乡镇工作,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要到敬老院、低保户、困难户家中走一走、看一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陈大敬老院是2007年建成的,面积较小,难以接纳越来越多的“五保老人”。刘亚发现这个问题后,提出扩建敬老院,不仅增加了几十个床位,还为老人添置了健身器材,安了电视。

在乡镇工作期间,刘亚每到一处,都会开展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一对一”帮扶活动。他时常对身边的干部说:“我们工资虽然不高,但比困难群众还是强多了,每人每年拿出千八百元,不会影响生活,但会改变贫困学生的一生。”

刘亚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妻子王丽下岗在家,卖过皮鞋,摆过地摊,开过饭馆,辛苦地挣钱养家。

怨过他吗?“当然也怨,我特别羡慕他的那些同事,可以和他朝夕相处,而我不能,这些年来我们从没有单独相处过一整天。”王丽泪眼婆娑地说。但王丽也有很大的满足,刘亚曾送她一朵永不凋谢的塑料花当做生日礼物:“他说这就像我们的爱情!”

在高公镇政府办公室里,一沓厚厚的字迹工整的广播稿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这是刘亚留下的最后一份工作记录。

3月4日,即将离任的刘亚把镇长张心乾叫到办公室,拿出厚厚的一沓纸说:“我走了,也没给你留下什么,这是我在高公工作期间写的一些广播稿,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可以借鉴一下。”

拿着这份35页、1万多字、涉及农业生产技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新农保的广播稿,张心乾眼眶湿润了:“没承想,这竟然成了刘书记的‘遗书’。”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是刘亚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匆匆48年,刘亚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那颗“能容物、不染尘”的赤子之心。(记者 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