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李保国为果农讲解果树冬季修剪技术。 |
深冬的太行山,雪后初晴。
1月27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前南峪村的苹果园里,李保国正在为村民们示范剪枝技术。只见他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动作娴熟,村民们心领神会。
眼前的李保国,头发稀疏,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双手长满茧子,裤腿沾满泥土。今年58岁的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但看上去更像一位地道的农民。
他扎根太行山30年,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累计推广36项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许多山区的贫困农民因此甩掉了“穷帽子”。
他把最美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
扎根山区,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聚宝盆”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
当年的太行山,水灾旱灾频繁,交通不便,2/3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村民们一年最多只有3个月有粮食吃,其余时间只能找野菜、树皮充饥。前南峪村共有900多口人,就有100多人打光棍。
李保国却偏偏选择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前南峪村的后山上,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是典型的石质山地,再加上干旱少雨,“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
为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多少个夜晚,他在煤油灯下,分析数据,悉心钻研,寻求破解之法。
要让树木存活,只有加厚活土层。但土从何来?如何不被雨水冲蚀?“聚集土壤,聚集径流,土厚了,水多了,树也就活下来了。”李保国带领农户选择用爆破整地的方法来聚土积流。顺着山势,每隔4米开一条宽1.5米至2米、深1米的条状沟,把周围的薄土集中填充到沟里。这样,下雨时也能汇集雨水,从而使干旱山地逐渐达到了树木存活的基本条件。
爆破的方法听来简单,一旦操作起来,危险无处不在。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整地所用的炸药全部为手工制作,不仅要自行确定硝铵、煤油、锯末的配比,还得在农村杀猪用的大锅里进行炒制,混合的比例和炒制的方法不能出现一点点闪失。
在一次实验中,引爆的炸药没有反应。正当李保国上前查看时,爆炸正好发生,他被崩了个大跟头,浑身是土,幸好没有受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保国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从草都长不好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
“技术把式”,让山沟沟里的农民有了“摇钱树”
“有女不嫁岗底郎,光着脊梁睡土炕。”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山秃、人穷、观念旧,当年村里的全部家当就是8000亩荒山,人均年收入只有50元,是出了名的穷村。
1996年,一场大山洪来袭,村里仅有的250多亩耕地被冲毁。李保国随河北农业大学科技救灾团来到这里。看着时任村支书的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李保国在一个烟盒上写了个电话号码,悄悄递给杨双牛:“别灰心,不是还有几十亩果园吗?我来帮你们!”
就在杨双牛半信半疑之时,李保国已经带着同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了下来。白天,翻山越岭考察;晚上,分析数据。李保国很快为村里做出了3项致富规划: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人均5亩板栗,平均收入5000元;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蓝图易绘,实施却难。按照经验,李保国要求村民们对果树进行修剪。然而,看着大把被剪下来的树枝,村民们个个都心疼。接下来,李保国又要求疏花疏果。看着满地落下的小苹果,许多村民不干了:“这果子没长大就给扔了,怎么丰产?”李保国顶着压力,又开始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苹果不见光还能长大?”村民们一脸不解。无奈,李保国拿出自己仅有的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
可到了秋收时节,村民们服了:没套袋的苹果卖不上价钱,经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的苹果又大又红,五六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一个!如今,“富岗苹果”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连锁基地已遍及太行山区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名村民因此脱贫致富。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太行山上,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从此甩掉了“穷帽子”。
言传身教,让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专家”
“李老师,冬春的苹果树咋管理呢?”1月27日,在前南峪村,村民们簇拥着李保国钻进了苹果园。
“‘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的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围在他身旁的农民们纷纷点头。
“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教给他们实用的知识。农民最实在,要让他们把技术学到家,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李保国说。
邻村有个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民急得直跺脚。村里请来一位专家讲授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农户听得直挠头。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给村民两样: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讲完。乡亲们一拍手:“原来这么简单!”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真专家。
“全面建小康,难点在山区;扶贫攻坚,科学技术是杠杆。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当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年近花甲的李保国说,这辈子最“过瘾”的事,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农民成了“专家”,脱贫致富有了原动力,小康的好日子也就不远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9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