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内蒙古林西:落实“3463”工作机制走为民“服务路”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1日 13: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背景】

随着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上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尤其是三类村党组织,更需要集中力量整顿转化,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实际需要。

【做法及成效】

林西县为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在群众中赢得一个好的口碑,今年制订了“3463”工作机制,即“三知”掌实情、“四定”明方向、“六帮”实举措、“三抓”促落实,打帮联“组合拳”,走为民“服务路”。

“三知”掌实情。一是知民生。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把对贫困党员、孤寡老人、即将面临失学的学生情况和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整理在民生记录本上,做到信息准确,内容翔实。二是知村情。通过拉家常、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合作社建设情况进行交流,倾听群众心愿,找出制约发展的瓶颈。三是知需求。重点掌握项目争取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跟踪项目进展情况,梳理问题所在。

“四定”明方向。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方向。一是定目标。按照分类指导、保证覆盖、综合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解决村级组织建设、基础设施、集体经济、扶贫济困、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两委”班子更加坚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有力、民主管理更加规范、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群众评价更加满意的目标。二是定任务。把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主要任务。力争到2015年,村级活动中心楼房化率达到50%以上,村民广场拥有率达到50%以上,各种附属设施配套率达到50%以上。重点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以上,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三是定时限。采取台帐管理的方式,对每一项工作制定时间表,规定每一个环节完成的时限。四是定人员。选派11名县委常委重点帮扶11个乡镇、街道,选派18名县领导专项负责整顿转化18个后进村,选派13名县处级领导专项推进13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125个单位与103个村、8个社区组成帮扶对子,490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490名贫困户。

“六帮”实举措。一是领导帮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是各乡镇、街道工作团团长,带领工作团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调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目前,各团召开帮扶调度会至少2次,把解决甜菜全程机械化等问题作为帮扶重点。二是部门帮项目。围绕地区主导产业、区位优势,帮助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协调帮扶村累计争取项目126个,切实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乡镇帮指导。协助村“两委”班子做好与帮扶单位和有关人员的对接工作。建好用好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我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程。四是干部帮协调。共选任24名“第一书记”到部分行政村、社区任职,配合村“两委”班子抓好年度重点工作的实施。五是企业帮资助。重点帮助村级党组织寻找致富门路、开发优势资源,帮助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吸纳村民到企业创业就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参与帮扶村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做好民生工作,开展帮扶救济、捐资助学、公益文化、慈善事业等活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截止目前,各企业累计投资公益事业建设资金320余万元,解决2000余名农民就业问题。六是代表帮督查。“两代一委”与村务指导监督委员会一起,主动监督各项政策、项目和制度的落实,确保各类涉农惠农项目覆盖全体村民。

“三抓”促落实。一是抓考评。把密切联系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作为党建述职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作为党组织评先、领导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二是抓奖惩。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单位、个人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汇总,并在林西党建网上公示,营造活动氛围,同时对工作开展不到位的单位,对主要领导进行谈话。三是抓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各项工作进展台帐,鞭策党员干部善始善终。

【探讨】

通过实施“3463”工作法,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多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一是党员干部切实能够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疾苦,掌握实情。二是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帮扶工作重点。三是措施得当,明确了每个帮扶单位和个人的具体帮扶内容,帮扶工作具体可行性。四是责任明确,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