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河南大学:微博问党,争当新媒体时代党建先锋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1日 13: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微博问党案例简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支部V平台”微博是河南大学党委领导、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实施的新媒体形式的党建项目,是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学习、服务、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而进行的高校创新性实践。在组织建设上,该项目创建以学院党委副书记引领、各学生支部统筹的“组织小组、编辑小组、宣传小组、监督小组”建设队伍,为微博问党提供人才支撑。在结构建设上,微博和博客创设有丰富合理的板块,如党建思政、时政抢鲜、历史思蕴、哈喽河大、党团一家亲、考研尖兵班、就业指南针、群众路线专题等,为微博问党提供发展蓝图。在内容建设上,其注重原创性、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微博问党提供高质量信息源泉。在宣传建设上,项目从“党员内部宣传、学生活动宣传、新闻报道宣传、党建微博影响”四个方面健全宣传渠道,为微博问党提高人气。在制度建设上,“监督、评议、奖惩”的三大管理制度,为微博问党提供制度保障。

微博问党的创新所在,就是在内容上利用微博“原创”实现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在形式上利用微博“速度”实现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即时性和实效性,利用微博“互动”实现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平等性和参与性;在效果上利用微博“灵活”保证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在意义上利用微博“开放”实现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共享性和传递延续性。

党建微博在切实服务高校学生考研就业和成长成才方面特色突出,为“三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载体。

二、微博问党的工作基础及背景

(一)具备客观条件

据调查,在学生中,笔记本或台式电脑的拥有率高达85.6%,手机普及率高达100%,学生均表示除选择使用电脑在固定地点上网外,还会通过手机等便携设备移动上网。72.2%的青年学生承认并认可互联网为自己日常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并有93.3%的学生已开通微博。可见,学生群体中的上网已普遍普及,上网方式逐渐显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已基本实现微博终端的全覆盖,这为学生党建微博模式提供了硬件基础。

(二)拥有主观需求

青年学生对于各类党的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较大,一方面虽已具备电脑、手机等获取信息的手段,仍缺乏信息来源;另一方面,现有的党校教学存在特定的覆盖限制。微博凭借其被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恰好能为学生提供正确、及时的指导,建设和完善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网络资源环境,增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实现党校教学的不间断性、内容的连续性,学生接受党性教育机会的均等性、完整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三、微博问党的具体做法

(一)组织建设——创建微博队伍,完善微博党建群落。

此党建微博为河南大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实行的基层党建项目,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主管,在各学生支部书记的统筹协调下,各支部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充分结合支部所在年级的团支部构建“组织小组、编辑小组、宣传小组、监督小组”的“专人专责”微博建设团队。

在学院团委的总配合下,微博建设团队全面协调各年级团支部积极参与和关注微博,目前支部微博已关注“全国党建网、共青团中央、中国政府网、央视新闻、各大院系和学生社团”等几百个微博,并将其分为了近二十个群落。其中既有着力党建思政教育的“时政新闻、党建团建”群落,又有联系各大高校师生机构的“院系办公、友情高校、学生社团”群落;既有便于师生互动的“名人老师、党员同窗”群落,又有通过丰富微博内容以吸引学生关注的“哲理心境、趣味小站”等群落;既有落脚本地本学院特色的“历史思蕴、古城印象”群落,又有面向学生考研就业实际需求的“考研第一线、就业风向标”群落。通过微博群聚方式,形成了党建微博完整的听众群落布局。

(二)结构建设——建立微博账号,合理设置微博板块。

历史文化学院首先在“本科学生一支部”建立了微博账号试点项目,命名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一支部”。后因影响广泛、效果突出而拓展规模,普及到整个历史文化学院,命名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支部V平台”,搜索名称即可查询并关注。党建微博头像设计为向日葵,象征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乃是立足于祖国的花朵——向着党的光辉茁壮成长的青年学生中。自身建设也如向日葵一般蒸蒸日上,具有勃发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微博将整体党建信息进行了板块分类。板块分类由“组织小组”牵头,微博建设团队共同商讨设计。最初分为“党建思政、时政抢鲜、历史思蕴、哈喽河大、哲语心境、天天晴雨、养生小站”等微话题。其中,“党建思政”板块旨在通过宣扬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时政抢鲜”板块实时更新最新时事新闻,以使学生党团员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历史思蕴”板块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教学特色,联系学生一线学习生活;“哈喽河大”板块对河南大学发展动态、广大社团活动等宣传发布,增加学生母校荣誉情怀,扩大其信息获取途径;“哲语心境、天天晴雨、养生小站”等板块则关心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后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应互动过程中党团员提出的建议,增设了“党团一家亲”板块用以发布身边党员的优秀微博以增强互动性,团结党团员同志,形成党员帮扶团员、党建带动团建的良好态势;“考研尖兵班”和“就业指南针”板块则是为了满足毕业年级学生的信息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微博还开设了“群众路线专题”板块。

在微博党建的过程中,微博建设团队也充分运用到新浪微博与博客可建立链接的有利条件,创建了附属博客,作为微博的拓展和延伸,使微博更加多层次综合化。而整体博文信息也分为“入党导航、实事报道、政策宣传、党员话吧、党史回顾、名著推荐、意见征询”等板块,另设有“党员之窗”版面,充分宣传和发挥党员的表率模范作用。

(三)内容建设——妥善管理微博板块,注意微博的原创性、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对于微博内容建设,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党建微博充分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基层党组织的号召,立足微博板块设计,严把内容质量关,全面管理微博内容的发布。

微博内容更新由微博建设团队的“编辑小组”负责,借助特定的专题板块,根据具体需要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对其进行编辑,确保了有关党建工作的各类信息和活动安排得以直接发布。有针对性的发布开展党建工作所需的信息和素材(如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和思想汇报范本),帮助学生认识正确、规范的入党知识,解决了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却无所适从的窘境;向学生提供内容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准确翔实的史实资料,指导广大学生进行学习;搜索选择针对相关事件的多方面评价,利用微博网页链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参考选择,使学生能够实时了解党政建设新动态;定期发布党校培训信息和党员发展信息,营造并完善学生成长的网络环境,正确指导学生入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四)宣传建设——健全微博宣传渠道,扩大党建覆盖面和影响力。

宣传建设的主力军是微博建设团队中的“宣传小组”,以“党员内部宣传、学生活动宣传、新闻报道宣传、党建微博影响”四方面为主导。

其一,微博以完整的党建群落为宣传推广渠道,各学生支部党团员之间的“互粉”、对微博的口耳相传、微博群落的沟通互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着党建微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其二,在活动宣传方面,党建附属博客面向全体青年学生以及更广阔的范围发起了“原创博文征集”活动,分别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飞信同窗里得到广泛宣传,大多学生党团员都纷纷来稿。优秀博文得以在博客“党员话吧”等板块实名发表,充分运用微博网络资源,为学生们搭建起展示风采,自由讨论的舞台。其三,微博宣传除各支部青年学生的齐心协力外,还结合学院团委学生会新闻部,在学院官方网站上发布新闻报道积极进行宣传,吸引其他学院党员、院校单位和学生社团的关注。“酒香不怕巷子深”,宣传的根源所在和微博的最大吸引力还是微博自身建设的高度。内容发布即时性、板块分类丰富化等才是其扩大影响、奠定根基的制胜法宝。

(五)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高效有序开展。

为确保微博的有序发展,历史文化学院各党支部决定设立“监督、评议、奖惩”三大制度,以党建微博建设团队中的“监督小组”为主导。其中,监督制度旨在检查督促微博团队其他职责小组成员是否认真为微博负责,履行党员义务、督促学生党团员自觉主动通过微博学习提高自身。评议制度则是微博建设团队定期做自我总结,思考得失,规划前景,并向党组织汇报。奖惩制度则通过开展微博知识问答竞赛、微博建设参与互动积分评比等活动对积极党员做出表扬,以起到榜样带头作用。通过以上三种制度,微博的运行将会有强有力的保障,此党建项目的管理体制也得以健全。

四、微博问党的实践成效与特色

创建微博平台推进支部建设是历史文化学院党建创新工作的特色项目,目前“微博党建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微博板块建设、微博队伍建设和板块管理上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共享性、参与性、平等性和传递延续性、即时性、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和主动性。在促进青年学生交流、增强青年学生时政关注度、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一)组织建设——有效分工确保人尽其责,为微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微博建设团队各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得微博建设得以健康有序发展。团队成员均为青年学生党员,通过协调组织微博的有序运转、获取筛选并实时发布各类信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微博宣传活动、监督检验师生尽职尽责情况,团队的组织小组、编辑小组、宣传小组、监督小组成员都一方面为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通过建立学生自治组织锻炼了自身能力,升华个人责任担当意识,深入领会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了党性修养。

(二)结构建设——合理框架确保有章可循,为微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宏伟蓝图。

微博和博客的板块分类以“学习、服务、创新”三位一体理念为出发点,板块分类力争科学全面。微博立足“党建思政、时政抢鲜、党团一家亲、群众路线专题”等板块争取紧密团结党的领导,以实现“学习”的理念;又设立“哈喽河大、哲语心境、天天晴雨、养生小站”等诸多板块,努力贴近学生实际,以落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就业指南针、考研尖兵班”板块也充分突出“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高年级学生服务,历史文化学院的考研率也居高不下,名列全校院系前茅。板块分类由大家建言献策集思广益设计产生,并且实行动态化管理,极大的体现了微博党建的“创新”特性。

(三)内容建设——严格把关确保信息质量,为微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高质量源泉。

内容建设与结构建设息息相关,微博博客的板块分类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其发布内容、发展方向和项目定位。为确保学生党团员通过党建微博这一途径获取信息的质量,微博和博客发布的内容都经过严格的把关。每一个板块都有“编辑小组”分配专人负责更新工作。“监督小组”也会随时接受学生群众的意见建议,尽可能增强原创性、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四)宣传建设——有力推广确保广泛覆盖,为微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关注人气。

通过“党员内部宣传、支部活动宣传、新闻报道宣传、党建微博影响”四方面的努力,“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支部V平台”吸引了各青年学生党团员、院校单位和学生社团的广泛关注。截至到目前为止,党建微博与其他院校办公单位互粉率有了较高突破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充分加强了各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对党建时政微博的关注也逐步完善,捕捉时事思政信息量保证在90%以上。历史文化学院注册新浪微博账号的青年学生关注微博的比例也接近100%,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志关注微博比例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彼此之间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更是大大通畅了交流沟通的渠道。

(五)制度建设——严明条例确保制约督促,为微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创建微博平台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需要通过建立制度这一安全、有效、便捷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支部学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开放的基层支部学生管理监督机制,推进学生支部党员队伍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五、微博问党的研究与探讨

(一)推广意义和应用前景

微博加快了信息传递、加强了人际沟通,作为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和平台,在大学生党建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学生群体中已基本实现微博终端的全覆盖,为学生党建微博模式提供了硬件基础;青年学生对于党的各类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较大,党建微博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凭借其被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正确、及时的引导,建设和完善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网络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扮演着先锋的角色,对学生党建的深入拓展,党建体系的创新与健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党建微博作为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能够促进青年学生交流,增强青年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在大学生党建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现实存在的问题反思

党建微博从学生支部试点拓展至全院规模的时间尚短,一些活动和理念还没来得及得到实行和完善,比如在如何实现微博性能的同时更好地推进学生支部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微博”是新媒体下党建工作的必要平台和载体,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也将继续努力,通过安全、有效、便捷的微博问党途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

微博在加快信息传递、加强人际沟通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在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党组织中创建党建微博,实现微博问党。希望通过这一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和平台,促进党团员交流,增强青年学生对时政的关注,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