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党建数据库
首页 > 正文

贵阳:建立四联机制 打造六种模式 坚持八化标准 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1日 13: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起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贵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添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我市针对村级党组织发展能力不足、党员群众市场意识不强、融资门槛较高等问题,积极探索破解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办法和途径。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用转化”工作水平,使远程教育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畅通城乡信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主要做法

贵州省“四化同步”、贵阳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推进,对贵阳市远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近年来,贵阳市倾力建立“四联”工作机制、打造“六种”学用模式、坚持“八化”标准,提高村级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水平,夯实基层基础、助民增收致富、促进社会和谐。

(一)建立“四联”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1. 上下联动。将远程教育工作明确为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工程,要求市、县、乡、村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长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了组织领导。

2. 部门联抓。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部署,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协同参与”的领导体制,组织部、党校、教育局、工信委、广电局、电视台等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吸收、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强力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全市城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293个,城市站点通网率达100%,村级党员活动室站点通网率达82%;整合市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力量建成市级教学资源制作开发基地6个。

3. 组织联建。建立了村级党组织、合作社、协会、公司党组织联建帮扶工作机制,通过整合场地、技术、资金等资源,选准联建帮扶的切入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民主管理、实用技术培训、法律知识讲座、维权咨询等活动,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上的创新。

4. 党群联干。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党群联干的工作格局。在农村,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驻村干部的帮扶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在社区,强化社区居民政策法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促进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创建,打造群众满意的“新型社区·温馨家园”。

(二)打造“六种”学用模式,提升学用实效

1、远教套餐模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整合农业、林业、教育、综治、禁毒、计生等部门资源,推出“理论培训+现场辅导+基地见习”等远教套餐。2012年以来,市县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11个,师资库共有专兼职教师513名,每个基地建成15个以上见习点,在基地共培训党员干部、学用能手10000余人次。实践培训基地成为党员创业带富暨远程教育学用转化能手的“孵化器”。

2、“四学共促”模式。通过四学方式,促进党员干部群众素质提升。抓好规定性学习,规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抓好自主性学习,根据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个性化需求,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采取自主收看、借阅光碟、上网查阅等方式进行学习;抓好系统性学习,会同市委党校利用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和站点,对符合要求的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抓好示范性学习,按需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站点或示范项目基地开展现场示范教学,帮助农民群众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

3、“远教驿站”模式。通过整合林业、环保部门资源,建立远教生态驿站;整合教育、禁毒部门资源,建立远教关爱驿站;整合卫生、教育、计生部门资源,建立远教健康驿站;整合科技部门资源,建立远教科普驿站。通过远教驿站,拓展远程教育服务内涵,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政策宣传、课件借阅等多样化、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开阳县三合村设立“远教驿站”后,使远程教育有效地与创新社会化管理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深化服务内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合村党支部2012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4、投资理财模式。近年来,我市许多城郊结合部的村民充分利用城市发展带来的优势,使自己迅速富裕起来。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原依赖地域优势而不断发展的农村个体经济显得十分脆弱。为让群众用好手中的钱,稳定经济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借助远教宣传平台,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科学投资理财。如,白云区刘庄村成立实体公司、村民入股建设标准化厂房,让“村民”变“股民”,解决村民持续生计问题。云岩区金关村通过建市场、土地入股办企业,盘活村民的资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党员群众创业资金难题。开阳县协调农担公司,为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担保融资660万元,打造“富硒茶叶特色产业,引导党员群众种植有机绿茶9万亩、建立党员创业带富项目96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花溪区麦坪村主任杨恒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通过注册公司融资230万元,创办核桃种植基地,吸纳村民用土地入股扩大规模,带动100余村民就业。

5、党员示范模式。注意发挥共产党员在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让党员当好示范,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目前,全市已培育党员创业带富能手11000余名,学用标兵近4000名。如,开阳县龙岗镇坝子村共产党员李景平成立公司,开办茶园,种植有机绿茶5600亩,带动群众种植茶叶1500余亩,为乡亲免费提供茶苗750余万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清镇市民联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富,通过网络帮助村民销售蔬菜,仅2012年就外销蔬菜2300多吨,实现收入300多万元。乌当区王岗村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创评活动,先后有4名党员和群众通过创评获得资金、项目帮扶。该村共产党员王巧通过远程教育学习率先开起了农家乐和乡村酒吧,带动14户农户办起农家乐,带动全村80%的农户饲养青毛猪,促进群众创收150多万元。

6、跟踪服务模式。项目推动中,及时解决党员群众在生产及项目实施中的难题,把“课外补习”转化为生产力。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研究防灾减灾措施;在项目推动中,跟进技术服务;在产品上市时,借助远程教育平台解决销售难题。通过跟踪服务,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服务”,扫清党员群众创业致富过程中的障碍。如,修文县在稻水象甲防治中,组织人员现场拍摄赶制《稻水象甲防治》课件,及时教会全县村民杀虫技术,迅速控制了灾情;该县清江村青龙合作社不仅利用站点为农户实施技术培训,还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南明区云关乡专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为村民答疑解惑,传授花卉种植、病虫害预防、修枝嫁接等种植技能知识,先后有350多名村民参加培训并提高了就业本领,建立了红岩村花卉远教学用转化基地,辐射带动2000余亩花卉产业发展,年产值达1.2亿。同时,采取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设立党员创业带富基金、开展农民诚信等级评定等方式,为群众发展项目解决融资难题。目前,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0余个,培育市级示范合作社16个。2012年以来,市农担公司共为全市涉农项目担保融资7000多万元。

(三)坚持八化标准,推动长效发展

1、传输模式多元化。整合网络资源,建立以互联网为主,远教频道、辅助网站、高清电视教学互动平台为补充的“多元传输”贵阳模式。建设贵阳市党建管理系统,提高基层党建信息化运用水平。

2、管理员队伍专职化。采取“县招、乡聘、村用”的办法,为终端站点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全市共有终端站点站长、管理员2586人,市、县两级专职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编制98人。社区远教管理员纳入事业编制,村级远教管理员每月补贴达到1350元。

3、站点建设规范化。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从制度建设、教学组织、课件配置、信息发布、示范基地等各环节进行规范化建设。统一制作了远教管理员工作手册、民情日记本、学习记录簿;统一规范远教学习室、上网室、服务窗口、学用转化示范基地、教学见习点标识标牌等。

4、经费保障长效化。各级财政部门根据保管理运行和设备更新的需要将远程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市级财政将课件制作、教学管理、维修维护、设备更新升级、高清电视教学互动平台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市级财政投入远程教育工作的经费均在1000万元以上。各区(市、县)也将远程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远程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实现了远教经费保障长效化。

5、教学资源本土化。整合科技、农业、广电、党校等部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组建市级课件开发中心,在有条件的区(市、县)建立课件开发基地,形成了“一个中心、多个基地”的课件开发模式。在实验技术课件开发制作中,发挥“田专家”、“土秀才”、“农民讲师”的作用,实现教学资源本土化,真正让农民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6、学用结合项目化。围绕全市“五区六带十板块”农业产业布局,采取远教搭桥、科技支撑、项目带动、产业助推的方式,整合涉农、科技等部门资源,探索“远教+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远教学用转化支持服务机制,做到学用结合项目化。目前,全市共培育学用转化项目1135个、示范项目110个、示范村82个。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88元。

7、工作载体品牌化。围绕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创新工作载体,探索形成了“星级站点”创建、 “两个定期”服务、远教民情日记、远教融资服务平台、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切合贵阳实际的远程教育工作品牌。

8、考核评估科学化。坚持采取“一看二查三访四测”四字考评方法开展远教工作量化考评,对党员干部每月规定性学习情况和党员群众对站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定年度工作等次的主要依据,并实施 “以奖代补”,实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目的。

三、初步成效

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发展模式,贵阳市在提高村级党组织研究市场、提高营销能力、发展村级合作组织等方面进一步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远程教育“四联”工作机制、“六种”学用模式、“八化”工作标准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上级组织部门的肯定,同时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全国40余个省市县远程教育考察团先后到贵阳市考察学习。全市远程教育学用情况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达到95%以上。2013年7月9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贵阳市远程教育学用成果。2013年6月1日,中组部《党员教育通讯》报道贵阳市远程教育工作情况。2013年5月2日,《贵州日报》头版报道贵阳市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工作机制、工作标准和工作成效。2013年7月22日至23日,贵州省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现场工作会在贵阳召开,推广贵阳经验。